花了一周时间,读完《格局》这本书,颇有些感悟。
初读起来,感觉更像是一本励志书或者俗称的“鸡汤文学”。虽然有讲道理的成分,但是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来佐证,读来也不觉枯燥。
何谓格局?格局是指一个人的眼界、胸襟、胆识等心理要素的内在布局。按照“木桶理论”,最短的木板决定了木桶的容量。一个人的眼界、胆识、胸襟的大小也决定了一个人的格局大小。
本书从“你怎么看自己”、“你所认识的人”、“你说的每句话”、“你给人的感觉”、“你做事的态度”、“你经历的遭遇”六个部分来展开叙述。
结合自己的经历,首先是在“怎么看自己”这个方面,很容易自我设限,经常会担心这个事情做不好或者话说不好,就选择逃避,拱手把表现的机会让给了别人。其实是对自己不够自信,缺少“放手一搏”的勇气,太过于在意所谓的“面子”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当我能够抹开面子,不管别人的评价,勇敢的去表达时,往往能够得到别人的赞许。所以,正确的看待自己,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才能更好的展现自己。
其次是“所认识的人”,也就是人脉或人际关系。回望我自己,这些年认识的人也不少,也不乏一些优秀的人,但是真正保持密切联系的并不多。书中提到一个词“情感账户”,通常是你欠我的、我欠你的,如果一方欠得多,关系就会出现危机。对待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不能只是一味地索取,需要定期维护,主动关心问候,这样遇到困难时才能得到朋友的帮助。
第三是“说的每句话”,书中的观点主要是对自己和别人要多说鼓励、肯定的话,少说批评、否定的话,不论人短长、不搬弄是非等。我自己的理解,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你说过的每句话都是别人对你的印象管理的一部分,所以应当忠于本心,做到“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结合自己的经历,因为说错话或者说假话,而给自己挖了很多坑,回头想一想,未经大脑的口舌之快,最终会害了自己。
第四是“给人的感觉”,也就是上段提到的印象管理。你是一个自卑的还是自信的人,其实别人能够很容易看出来,即使你伪装的再好。当然,在职场中,还是要尽力去营造一个自信、乐观、积极的形象,这样别人才会更愿意跟你合作。即使先天不具备,也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刻意练习去实现的。而我给别人的感觉,可能是一个保守、胆小的人,这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也是不利的。
第五是“做事的态度”。同样一件事,如果只是想着把它完成,可能最多也只能打个七八十分,就是中规中矩、不出彩。而如果用心去做,带着思考去做,怎么把这件事情做的更好,就能够得到意料之外的结果,也更容易受到领导的赏识。过去的自己,一直在重复前面的模式,就是只把事情做对,今后要努力向后者转变,把事情做好。
第六是“经历的遭遇”,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身处顺境时,要居安思危,有忧患意识,绝不能做温水中的青蛙。身处逆境时,也不要怨天尤人,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卧薪尝胆,积蓄力量,寻找合适的转机。这些年,基本一直都处于逆境,也曾经有一些好的机会但自己没有抓住。人生关键的路就那么几步,希望今后不要再走错路甚至走回头路。
最后,我自己想用一句话来总结“格局”,那就是:脚踏实地,仰望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