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全国农技推广网要求加强冬季小麦条锈病防控。
2月7日,小麦条锈病在7个省37个市115个县见病,发生面积84.4万亩。
3月17日,小麦条锈病在9个省72个市303个县见病,发生面积1028万亩。
短短两个多月,小麦条锈病在西南、汉水流域和黄淮南部等麦区流行扩散开来。广大的小麦种植户们,要战疫情,忙春耕,备农资,防锈病,着实不易。
为此专门整理了关于小麦条锈病的资料,希望能帮助到各位辛劳勤奋的农人们。
小麦条锈病爆发原因
越夏菌源广、播种偏早、苗情偏旺和气候条件有利等因素影响,入冬以来,小麦条锈病在西北越夏区、西南和黄淮南部及汉水流域冬繁区呈发生早、范围广、发病重。
据国家气象部门预测,近期大部麦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降水偏多,利于条锈病菌的冬季繁殖,将为春季流行提供大量菌源。
(资料来源:全国农技推广网2020.1.1)
小麦条锈病扩散现状
截至3月17日,小麦条锈病在西南、汉水流域和黄淮南部等麦区9个省72个市303个县见病,发生面积1028万亩,发生面积比2017年和2019年同期分别增加64.7%和4.3倍。是近10年来同期发生面积最大、程度最重的一年。
(资料来源:全国农技推广网2020.3.19)
小麦条锈病症状
锈病是小麦常见病害的一种,主要分为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三种锈病孢子堆排列、颜色和大小,“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
条锈病孢子堆积在小麦穗部和叶片上沿叶脉,排列成显著的条斑,颜色为黄色至枯黄色,气温在5-15℃时最适宜发育,气温低于0℃发育受阻,有间歇小雨和雾露天气可助长发育。
小麦条锈病影响因素
品种:部分小麦品种对锈病产生抗性,可抵制其发生流行。
田间气候:春季气温高、雨多、田间温差大,有利于锈病的侵染。
小麦条锈病防治措施
①小麦品种的抗病性只是相对的。在当地比较抗病的品种,种植数年以后,不易感病的锈病生理品种逐步退位,而易感病的病生理品种逐步产生,发生面积逐步扩大,危害加重,使小麦抗病性丧失,成为感病品种。
②铲除杂草,施足底肥,早施追肥,增施磷、钾肥,在分集到拔节期追施草木灰、钾肥,在拔节到抽穗期喷施肥,增加植株抗病能力。
③防治小麦锈病药剂
三唑酮(又称百里通、粉锈宁),15%含量的每亩用70g,20%的用50g,25%的用40g,兑水30-45kg喷雾。
12.5%氟环唑悬浮剂每亩50-60g。
25%丙环唑乳油每亩30-40g。
300g/L苯甲·丙环唑乳油4000-5000倍。
430g/L戊唑醇悬浮剂4000倍液喷雾。
药剂防治必须在锈病不上穗、麦苗上部的叶片极少有病时进行。发病的田块必须喷药2-3次,每次间隔7~10天,才可控制病害。
倘若风调雨顺,忙活一年,一亩小麦,打下千余斤粮食,除去各项开支,收入不过三五百元。种粮食是老百姓赚个辛苦钱,就怕遇到病虫害,一季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2020年的小麦条锈病,绝对不容小觑,请务必重视,提醒身边的麦农们。我们能抑制住疫情,也一定能防治住锈病,伟大的中华儿女面对一切挫折都是迎难而上。
三月青葱麦苗,盛夏必定颗颗饱满、穗穗金黄,沉甸甸压弯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