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社群里的一个菇凉留言问:太能吃怎么办?
我的回复是:能吃怎么算问题?能吃是福,想想那些可怜的厌食症。
然后这个话题引发了群里的热议,当我吐槽自己是个大胃王之后,好几个菇凉跳出来承认自己是个大胃王。
于是,我在各位大胃王刺激下又吃了15个砂糖橘和一包瓜子之后,开始写今天这篇文章。
小时候的我就是一个大胃王,还记得在7岁时一口气吃过5个红薯包子(河南农村常用红薯当馅料做的包子),每个包子应该比我当时的脸都小不了多少。
初中时一餐吃过4个火烧(河南的一种饼),每个火烧肯定比我当时的脸还大。
大学时一个人可以吃掉一盘锅包肉和一盘地三鲜(这两道菜是我最喜欢的东北特色菜),两个盘子加起来赶得上一口锅了吧。
现在的我,每当我开始吃一样东西的时候,儿子都会恳求我说:“妈妈,你能不能给我留点”?因为我一旦开始吃一样东西大概率会把这个东西吃完,例如一盒薯片一包瓜子一袋话梅一个榴莲。
曾经,我也为自己这么旺盛的食欲感到羞愧。我羞愧于自己怎么这么“馋”,我羞愧于自己怎么这么没有自控力,我羞愧于自己边喊着减肥边吃东西,我羞愧于自己那波动起伏的体重…
一直以来“好吃”都是和“懒做”排列在一起,而“好吃懒做”的人,注定是被人嫌弃的,所以,不敢承认自己是个大胃王,就是不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个“好吃懒做”的人。
一直以来“好吃”都是和不自律排列在一起,因为所有的人都知道要想瘦下来必须管住嘴迈开腿,所以,对于一个把“生命不息减重不止”挂在嘴边的人,对于一个把“自律”当人设标签的人,承认自己是个大胃王,就意味着言行不一。
可是,现在,我要宣告给所有人,我就是一个大胃王。
用心理学家罗杰斯的话来讲:当我接受我本来的样子时,我就能改变了。
能够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这需要的是勇气。因为本来的样子是一个让自己都很失望的样子。如果用车来比喻的话,自己总认为自己应该是一辆法拉利,但现实可能就是一台拖拉机。
虽然经常开导别人说“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但从个人内心来说,每个人都是觉得自己挺好的,尤其是像我这号自尊心极强虚荣心极其旺盛的一个人尤其如此。
我们为什么接受不了自己真实的样子?接受不了自己是一辆性能一般价格低廉的拖拉机?因为我们的思维方式是僵固型思维,我们认为自己就是这个样子的,自己的智力和能力被决定了,不会变化,别人的评论自己的看法就是给自己下的结论。
很多人一生没有改变和成长都是因为受制于这种思维模式。
但我们如果仔细观察四周,仍旧能发现有些人就是让自己从拖拉机升级改造成为法拉利。
因为那些让自己改造升级的人具备成长型思维,这是人与人之间本质的差异。
提出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的是卡罗尔•德韦克教授,她因为这个理论获得了“一丹奖”,这个奖项是只针对教育的,奖金有三千万港元,外加一枚纯金奖牌,加起来的金额几乎是诺贝尔经的三倍半。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所有的事情都离不开个人努力,这个世界上充满了那些帮助我们学习、成长的有趣挑战。
当我们具备成长型思维模式,我们就不会把现在不完美的自己太当回事,因为我们渴求的不是获得别人的正面评价和赞美,我们也不是为了给别人表现出一个很好的自己,我们要做的就是专注在自己的成长上。
当我还是固定型思维的时候,我总觉得对于大胃王这件事情我无力改变,所以就造成了体重的严重失控,例如大学时体重飙升到130斤,怀孕时体重飙升到165斤。
这些年,我依旧是大胃王,只不过在对待大胃王这件事情上,我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让这件事情越来越向可控的方向发展。
每当在我控制不住大肆吃喝的时候,我能够启用元认知能力,元认知能力是指对自己思维方式的思考,对自己为什么这么渴求食物的思维和心态进行分析,找到情绪的根源。例如对我在写下这篇文字之前的大吃大喝分析一下根源:一方面是因为觉得自己一天的工作效率不高,该完成的书稿迟迟没有思路所以就拖延下来;另一方面因为睡觉落枕加上推健腹轮导致肩膀右侧疼痛难忍,所以该完成的运动也被耽搁了;第三方面是因为在严格控制饮食一周之后体重仅仅减下去1斤,这让我很是沮丧。这三件事情造成了自己情绪有点失控,所以就开始用食物来疗愈。
当知道自己情绪失控的根源来自哪里之后,才能找到相对应的解决思路,我就做了以下计划:接下去先写完书稿的100字,让自己赶紧开始这项工作;耐心等待落枕恢复,做其他不用肩膀的运动;平复焦躁的减重心情,给自己做心理建设,从意识上强化减重从来都是滞后反应的事情,给自己放更长的时间,一周减掉一斤,那么六周就是六斤。
在和大胃王相处的这些年时间里,我的元认知能力就这样不断加强,这也算是大胃王带给我的收益。
每当我想要给自己过把“嘴瘾”的时候,大胃王的其中之一的特征就是特别享受嘴巴咀嚼食物的感觉,我就让自己去吃那些相对健康低热量的食物,例如圣女果苹果酸奶鸡胸肉之类。
在和大胃王相处的这些年时间里,我竟然成了自己的健康专家,并且还能指导一下周围的人如何健康饮食,这也算是大胃王带给我的收益。
找到可以“助推”自己少吃东西的环境,助推理论来自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大意就是说只要改变一点外在的一点因素,就能不强制地诱导人们自觉调整行为,从而变得更好。我从事着一份让自己忙起来就无暇顾及吃东西的培训师工作,我还给自己安排了各种学习任务,我努力培养自己的运动习惯,这些都让自己忘记了吃东西这件事情。
在和大胃王相处的这些年时间里,我竟然在各种环境的助推之下,养成了很多让自己受益终生的好习惯,例如每天学习的习惯,每天运动的习惯,这也算是大胃王带给我的收益。
强化自己的愿景,给予自己能量。我恨不得对每个人讲我的愿景:希望80岁的时候依然蹬着战靴披着战袍站在讲台上。每讲一遍我自己脑海中的印象就会加深一遍,这样当我自己想要放肆吃喝的时候,就觉得80岁时候的自己在给自己摆手,让我可以更理性地对待当下。
在和大胃王相处的这些年时间里,我竟然不可思议地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小梦想,这也算是大胃王带给我的收益。
有多少人和我一样是大胃王?是大胃王不可怕,更不可耻,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和大胃王相处,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大胃王也可以带给自己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