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有个傻D丝(没错就是我)信誓旦旦的说要逆袭,还说要搞出一套方法,是不是有点贻笑大方了!!
因为我把自己的缺点罗列一看,妈耶~这老些毛病要怎么改哦,网络上大把什么《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坚持培养这21个好习惯,一年后你会感谢自己》一类的文章层出不穷,但我发现始终没有找到我想要的可操作性的实质文章,因为说来说去,都是要靠自己的思想和实际行动,来控制自己的行为习惯,从而达到改变的目的。
但以我为例,要是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哪里还会有拖延、懒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等问题;要是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早就成为自律又优秀的社会精英了嘛!!
所以,我决定设计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再结合践行中遇到的问题,不断调整,为最终能攻克自身的一个个缺点奠定基础。
忘记前几天在哪个文章中看到一个观点。大致意思是:花些时间培养十几个好习惯,看起来不可思议也不太可能完成;但实际上当你成功培养一个习惯后,你会发现剩下的都会简单很多。
这个观点跟我的想法不谋而合,虽然我从未成功培养成一个好习惯,但我感觉这个方法一定是可行的。这是在我加入007写作社群刚接触到早起跑步圈子的时候就相信的事情,虽然到现在为止早起跑步也没有成为我的习惯
调整作息时间!
曾看到过一段很有意思的话,大致意思是:很多人都觉得活得很累,但是他们可能没有想过,是自己玩手机很晚睡经常熬夜才会累吗?
初看起来挺好笑的,再仔细想想还真是这回事儿。而我因为以前上过几年夜班生物钟紊乱,再加上心思比较敏感,双重原因下导致虽然恢复正常白天上班2年多了,但生物钟还是没有调整过来。
所以我想到的方法就是早起跑步,把跑步设定为早起目标,是因为我觉得跑步对于我来说是最简单的事情。并且这个方法有很多伴生的好处。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跑步可以锻炼身体
跑步是很容易开始的运动,难点就是迈出第一步。
快速唤醒大脑和身体,让一整天保持精神。
······记性不好,之前想的几条好处我忘了!!!
当然这个方法肯定不适合所有人,但是这个方法的逻辑就是设定一个你认为最简单的可以达成的目标为你的第一个要培养的好习惯。掌握了这个底层逻辑,剩下的就简单了。
执行时会遇到很多问题,诸如:
万事开头难,很难开始怎么办?
然后中间难,断断续续怎么办?
对于开始困难,其他人很难有好的办法帮助你,只能靠自己,《萧敬腾||不一样》一书中,描绘了老萧的48个微型世界观,其中有一条:自己愿意才能做出改变!我很赞同这个观点,没有主观能动性,别人说再多都是没用的,这一点我也是深有体会。这本书我也非常喜欢,后续会针对这本书写一篇或者一个系列的文章,来检验自己的阅读感悟。
至于中间困难,老是被各种因素干扰而中断,然后你会发现前功尽弃,刚有要形成习惯的苗头,突然被中断后会感觉没有动力继续践行了。这其实是正常现象,绝大多数人都摆脱不了这个现象。那么问题来了,在这个现象中你有没有发现些什么?
我发现想要培养一个习惯很难,因为需要坚持;
但想破坏一个习惯就非常容易,你只要中断一两次就会难以为继;
而在习惯尚未形成的时候,任何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可能成为你培养习惯的绊脚石。
比如今天下雨了无法跑;
比如起晚了上班都来不及了还怎么跑;
比如昨天可能逞强跑多了,腿有点酸;······
解决办法
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否定自己,中断了就中断了,重新开始培养就好,还要给自己打气:这次已经很好了,坚持跑了一个礼拜,希望下次可以坚持更久一些······
跑步注意事项
前几天看了一篇关于跑步的技术性指导文章《40岁了还能跑步吗?》大概是这个标题吧,哎~记忆力不好,随便吧大差不差。
把我还记得的部分内容归纳一下分享给大家!
1.跑前热身,运动前有热身会比未热身受伤低很多,这是运动专业公认的事实,所以想要长远发展运动前热身必不可少。至于方法网上视频有很多,各种运动软件里也有相对专业的动作讲解,照着做就行了。
2.跑步时循序渐进,作者提出一个方法,好像叫什么3分定位法,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周:跑半分钟,走2分半,循环持续30分钟
第二周:跑1分钟,走2分钟,循环持续30分钟
第三周:跑1分半,走1分半,循环持续30分钟
第四周:跑2分钟,走1分钟,循环持续30分钟
第五周:跑2分半,走半分钟,循环持续30分钟
第六周:······
运动间隔为一天,如果想每天运动可穿插其他项目,初期一定要注意运动强度,欲速则不达。
不要急于求成,想着几天时间就达到每天几公里的目标,
不要有攀比心,看见别人跑的快、跑的久,认为别人可以自己也可以,殊不知别人已经坚持运动好几年了,而你才几天就想跟人好几年的比多少有些不自量力
只跟自己比,今天比昨天强一点,这周比上周强一点,现在比以前强一点就好。
3.跑后拉伸,放松肌肉
我这几天跑步就试了一下,发现效果真的挺好,当然我还不到40,是从跑1分钟走2分钟开始的,每次跑完发现负荷没有之前那么大了,甚至感觉很轻松还想再跑半小时,所以想跑步的朋友可以试一下这个方法,毕竟我可是吃过运动损伤的苦,疫情隔离结束后急于运动结果才跑几天膝盖疼,被迫又中断了自己的运动计划。
写在最后
不要一次性制定很多习惯目标,有两点原因:
首先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尤其长期懒散惯了,培养一个习惯就需要耗费很大精力。
其次跟前文提到的中断有关,一个目标中断,你还可以想办法给自己打气,多个目标接连中断会让你的心态崩掉,陷入自我否定与内耗中,从而最终放弃治疗。
但是你可以考虑设计一个目标达成多个结果,比如我以跑步为目标,但我的跑步时间设定在早上上班前,这样可以顺便把早起的习惯培养了,而为了能够早起,那就必须早睡,如果能成功,必然就得到了良好的作息习惯。而这其中还可以插入更多细节,比如想早睡必须早点洗澡,而洗澡时顺手就能把衣服洗了,不必拖到很晚想洗衣服,发现太晚了又不想动了。
对了,还有一点很重要,最好给自己设计一个奖励机制,玩过游戏的同学都知道,游戏里为了一颗星星,或者一些虚拟装备都可以让你欲罢不能,所以设计一些可以让自己由心感到愉快的奖励机制,比如心仪已久的某件衣服,一直想买的数码相机(当然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良好的奖励机制可以帮你更有动力践行下去。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下期预告:
《中年D丝逆袭之路||③曾经的网瘾少年是如何戒掉游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