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少女返乡记:我的故乡,举头三尺有神明

图片来自网易新闻

新年好哇,岛上的神明。

2008年至2014年的那些夏天,90后女孩朱岚清背着相机,几乎跑遍了故乡东山岛的每一寸土地。

她拍下的,都最寻常的闽南风情,海、渔民、庙宇……

照片中几乎没有标准化的城市景观,只是用最温柔的笔触,记录下一个南方小岛如海风般温柔的日常,以及如潮水般恒久的仪式感。


2008年,我离开了东山岛,前往北京念书。

我的记忆中,岛上一年四季都吹着海风,真正属于城市的区域其实很小,大部分仍是乡村的模样。

只不过在多次往返于远方与故乡的交错中,我看见时快时慢的城市化进程,正一点点改变着东山岛的风貌。

原本小地方的人们不喜欢记路名,常常以“大树边”“榕树下”“公园旁”“大市场”这样的方式指代。而几年后我回到家,却发现榕树不在了,公园被拆了,大市场也日益凋敝了。

昔日的地点变得难以辨认,依附于这些地点上的记忆也慢慢模糊。

这一切,都敦促着我赶快拍下东山岛的照片。

图片来自网易新闻

村里仅剩的一片田地上,种的都是农户日常拿到市场贩卖的蔬菜。

开始拍摄前,我买了一份东山岛的地图,仔细研究它的形状,看是不是真像一些介绍里说的,有着蝴蝶的形状。

嗯,也许有些相似,但“蝶岛”这个名字还是有点牵强。至于旅游广告上描绘的“东方夏威夷”,就更加不着边际了。

图片来自网易新闻

南门海堤旁,一名为海鲜大排档招揽游客的女孩。

每当听说我住在岛上,朋友都会会问说,那你回家一定要坐船吧?

但其实回东山岛不用坐船。从我记事起,就有一座大桥连接着岛屿,名叫八尺门。每次只要大巴经过八尺门,摇下车窗,强烈的海味扑面而来 —— 我就知道,我回家了。

图片来自网易新闻

八尺门海边的海鲜饭馆。

那海味是渔村的味道,也是海货的味道,不算好闻,但总能让归来的游子感到安心。

只要过了八尺门,接下来的路,仿佛变得很快很快,家似乎就在眼前。

图片来自网易新闻

爸爸和爷爷坐在老家的院子里晒太阳,四周茂盛的花草都是奶奶在打理。

闽南地处边陲,东山岛又在边陲的末端。也许因为这份地理与政治上的边缘性,闽南文化的许多特质被鲜明地留存下来。

每年的开渔时节,宫前村、澳角村那边的渔港里,一艘艘写着“闽东渔”的渔船,在海鸟的叫声和鞭炮声中,驶向更遥远的海域。

也因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充满未知的海域里拼搏,生于此地的人们,对自然与神明的敬畏是刻进基因里的,一代接一代地遗传下来。

图片来自网易新闻

几位坐在沙滩上休息的渔女。

我长大的这座村子不算大,但大大小小的庙宇不下十处,有天后宫、妈祖庙、朱氏家庙、五谷王庙……还有散落在路口与田垄间的土地公庙。

比土地公庙还小的,是路边的石牌,只需刻着一行“南无阿弥陀佛”,便可香火不绝。

甚至是村里一口供人打水洗衣做饭的水井,也有人在井边放一块砖,摆上两个橘子做贡品。

图片来自网易新闻

有一次我在宫前渔村拍照,在海滩旁偶遇了一座很小的庙,里面却不见佛像,只是塞满了一个个缸,缸上封着红布。

图片来自网易新闻

大伯公庙。

我问门口的老人,这些缸是放什么的?老人说,这座庙是当地的土地公,缸里封着的,是渔民在海里打捞到的无名尸骨。

这些尸骨生前也许是遇难的渔民。当地人将他们供奉在这里,是提供一个安息之处,也希望能保佑这片海域的安宁。

这当然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也是一种对彼此命运的惺惺相惜吧。

图片来自网易新闻

每年元宵节,全村都会将贡品摆桌,在祠堂门前的空地前一起迎接神仙们回来。每家的鞭炮轮流拿过去放,可以放足足三个小时。

在大部分的闽南祭祀场景中,食物都是主角。这是闽南人与神明沟通的最佳方式,大概就是,没有什么是一顿饭解决不了的。

而我对此怀有更浪漫的解释:人们将收获的食物献给神明,并乞求他能保佑来年的丰收。食物、土地、神明就在这样的关系里循环着,上千年地延续下来。说到底,保存的仍是一份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也许有人会质疑,这些献给神明的食物还可以拿回来自己吃。可我老家的朋友曾神神叨叨地说过:拜过神的食物会变得不好吃,因为神明吃过了。

图片来自网易新闻

拜神时的一些祭品,韭菜、凤梨、南瓜、姜、丝瓜等,都放在一个竹筐里。

如果存在一个微观的故乡,那就是陪伴我长大的阿嬷。

多年来她仍保持着自己的生活习惯,天热了扇扇子,天冷了加棉被,洗澡就用毛巾擦擦身子,反倒比我们这些年轻人自在。

院子里的花落了,她不去折,只等花落了,才捡起来放在小盏上,呈于供桌。虽然花不似盛开时美,但一朵朵仍带着花香。

图片来自网易新闻

阿嬷一年四季都穿着斜襟的布衣,带着银镯和玉镯,梳着几十年不变的发髻出门。这是她梳妆前的模样。

图片来自网易新闻

阿嬷的床铺,是张老老的大木床。阿嬤的房间似乎静止了,不再随着时间的脚步而前行了。

这样看来,我的阿嬤应该是个相当保守的老人家了。但她却对我的诸多"出格"行为表现出比其他家人更大的宽容。

高考后我想买一台单反相机,遭到了父亲的反对,阿嬤却拿出她的私房钱资助了我。虽然她不懂拍照要干嘛,也总不让我拿镜头对着她。

我染发、烫发、打耳洞戴奇怪的耳环,阿嬤总是开玩笑似地责怪我几句,就随着我了。

就这样,阿嬷一生所经验、感受与学习的,从小便深深地影响着我。

图片来自网易新闻

农村的房子里总会有很多苍蝇。阿嬷很讨厌苍蝇,在家中放了许多粘苍蝇的纸。

阿嬷虽然没有上过学,但绝对是一本行走的“闽南生活辞典”。她用农历记日,对于每个神仙诞辰或节日谙熟于心,无论身体多不适,都要给他们过生日。

先搬一张折叠桌到家门口,放上一锅焖熟的米饭,米饭上插几根香,再加几个菜,最后烧烧金纸。

阿嬷举着香闭着眼,可以对天对地说很久,那口吻和语速,像是在和老朋友倾述一样。我知道,她求的不是什么升官发财,都只是些最朴素的愿望。

图片来自网易新闻

阿嬷和母亲在家门烧金纸,这是拜神的最后一个步骤。夏日炎炎,幸好有龙眼树可以遮荫。

要知道,闽南人在拜神这件事上,是充满想象力的。神明有时近在眼前,有时又远在天边。

每年中秋节,阿嬷会进行一次拜“月娘”的活动,这个时候,神明就是月亮。这天的摆桌,论丰富程度大概仅次于七月半的时候,食物都以对称的形式出现,还会加上木耳、香菇等菜码。

每到这一天,阿嬷、妈妈和我三人都会同时双手合十,朝着距离地球238900英里的月球,祈求新一年的平安。

图片来自网易新闻

每年大年初一,阿嬷总要在发髻上戴一朵红色的头花。这样的传统头花,只有在市场旁一个摆摊的老奶奶那儿才能买到。

时至年初,我们又会在燃尽的红蜡烛和接力的烧金纸中迎接农历新年。即使精力不如往日,阿嬷仍会亲手制作红糖年糕和红龟粿。

为此,家里的厨房保留了一个土灶和大锅,专门用来做年节的食物。

图片来自网易新闻

制作红龟粿的台面。这是一种闽南传统糕点,是豆沙馅的米粿,外面印着红色的图案。

蒸糕点的时候,阿嬷要搬来一个小板凳,在厨房里呆一整天,不停地添柴火、看火势。

以前我都会守着刚出炉的红糖年糕,等着吃成型前的第一口,仿佛麦芽糖一样软糯甜美。只是吃完这一勺,年糕便不能再碰了,要等过几天拜过神了,才能分来吃。

虽然市场上也可以买到年糕,但味道比阿嬷做的差多了,全都人都盼着这一口。也许阿嬷坚持了这么多年,也是为了满足我们呢。

图片来自网易新闻

阿嬷包完的红龟粿,每个都工整漂亮,大小一致。蒸粿时,她便依靠着这个闹钟计时。

不过,长大后我才知道,在传统的闽南文化中,所有年节里的祭拜仪式,都是由家中女性操持。

也许对阿嬷那个年代的农村女性来说,这样基于性别的分工是一定程度上的各司其职,阿嬷也几十年如一日地为家族乞求好运。

可是在今天,许多闽南女性一边工作,一边承担着繁琐的家务及仪式,传统反倒成为了一种不平等的枷锁。

我和母亲打算,未来只保留了仪式中相对轻松的部分。而剩下的,只当作一段鲜明的历史去记忆吧。

随着照片的增多,我慢慢开始期待它可以成为一份编织成册的图像档案。

我以「八尺門」「家」「食物、土地、神」「海」作为重构故乡的线索,将所有搜集到的记忆与现实碎片组合成一本可以翻阅的书。

通过这样的形式,仿佛能将这些空间、人、物件凝结在这些纸张上,并借由一层层地覆盖、展开……为记忆中那个日渐消逝的故乡,提供一个可以停顿下来,反复触摸的时间标本。

图片来自网易新闻

书封由一块蓝色的老布料裁制而成,布是从阿嬷衣柜里找到的。

图片来自网易新闻

图片来自网易新闻

图片来自网易新闻

书里还有一张照片,是我穿上了一件旧式布衣。

我在阿嬷房间里找到了这件旧布衣,阿嬷说,这是她姐妹亲手缝的嫁衣,几十年后已经褪成了淡淡的粉色。

图片来自网易新闻

我用这张照片作为整本书的开头。

作者:看客

来源:网易新闻

网址:https://c.m.163.com/news/a/E7QHNN79000199ET.html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923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154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775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960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976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972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893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709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159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00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52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265评论 5 34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876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2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0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52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51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