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捷克杰出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著作《大教学论》中指出,“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并率先提出了教学中的直观性原则。
尤其是低年级,在认知方面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从教育效果上来说,运用直观手段,使学生感到形象、鲜明、生动有趣,容易巩固所学知识。
所以,在学习中请不要拒绝“直观”!
今天晚上,辅导女儿的数学作业,其中有这样一道题:
小强有2张5角,4张2角,8张1角,他要买一张8角钱的邮票,可以怎样付钱?至少写出3种付钱方法。
女儿倒是按照要求写出3种了,我问她能否写出所有的付钱方式,她写的有些吃力。突然她问我:“妈妈,我可不可以借助一下道具?”我同意了,在“假币”的帮助下,她做题速度快了很多,不一会就把所有的付钱方式都给解决了。
在我们看来可有可无的那几张纸竟然发挥了这么大的运用?我想应该是受孩子认知规律的影响。
同时,我想到了一年级上学期时砌砖墙的问题,从一面墙当中抠出来几块砖,由于砖的参差不齐,起初她总是不会做这样的题。后来,一位同事告诉我“找面砖墙给她看看,不好找的话,脚下的玉石板块也行。”我按照他的说法做了,效果竟然出奇的好!
“通过感性、形象而具体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减少学习抽象概念的困难,并通过展示事物的内部结构、相互关系和发展过程,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从而更好地深化认识和运用知识。 ”问题解决了,我们的目的不也达到了吗?
也许,在我们看来有点绕远,但是在孩子看来这种方式更清晰。其实正是有了这种“直观”的方式,孩子们才没够平稳地过度到抽象思维当中去。一位高考状元在介绍数学方面经验的时候也提到,可以通过动手制作或者画图等方式把抽象的内容化为具体形象的内容,这样解题的时候就轻松了很多。
所以,请不要拒绝直观!
换一种角度考虑,孩子学习新知如此,在我们的教育当中又何尝不是呢?举个例子,如果你只说“做个好孩子”,我们的孩子也许并不清楚什么是好孩子,正是在生活当中数不胜数的例子直观地告诉我们何为好,何为不好,所以孩子们逐步有了明确的标准!
因此,不要小瞧“直观”,它是一块重要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