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思维方式决定分析质量。数据分析中也有几种常用的分析思维,就像学武先扎马步,分析要先学分析思维。这是数据分析师的基本功。
数据分析中最常用的三种思维方式是:细分思维,对比思维和联系思维。
第一种,细分思维
细分思维可能是数据分析中最常用的思维。老板抛出任何问题都可以先考虑细分思维,如订单量为什么下降了?公司的营收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用细分思维分析就要问:老板指的营收变化是指哪条业务线的变化,订单量下降是哪种订单类型的订单量下降了。
细分思维有两种,一种是横向细分,一种是纵向细分。横向细分是指对指标进行二级、三级分类,通过对指标层层分解,拆解到最小颗粒度,定位问题。纵向细分是指对时间维度的细分:老板所说的问题出现在哪个时间段?是哪个月份哪天甚至是哪分哪秒中发生了变化。
在进行横向和纵向细分后,问题往往就会浮出水面。如果变化只出现在某一三级分类的指标,就需要了解与这个指标有关的业务层面做了哪些变动。如果细分后发现所有子分类指标数据都发生了变化,那可能就是环境或者宏观因素上发生了变化。
举个例子:某小卖部,营业结束后结账发现当天收入比往常少了20%,店主张大妈想知道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这时候就可以用细分思维。张大妈翻出当天的商品消费记录,从商品的一级分类看起:在耐用品和易耗品消费中,易耗品的消费减少了。易耗品中,粮油米面、日用品、果汁饮料等消费都没有减少,只有蔬菜水果类消费明显减少。于是张大妈继续往下看,在蔬菜水果类消费中,虽然芒果消费稍有降低,但主要是绿叶菜的消费降低,较往常少卖了一半。张大妈心里就有谱了:绿叶菜一定出了什么问题。于是,张大妈去查了店里的绿叶菜,看看是不是不新鲜了,是不是缺货了,还是当天调高了出价。
接下来几天可以重点关注绿叶菜的销售,如果持续消费走低,就可以考虑更换供应商或者采取降价等措施。
第二种,常用的思维是对比思维。
对比思维,简直就是数据分析师的万金油。出了状况,对比下就立刻见分晓。对比思维就是拿一种情况,和另外一种情况作比较。当然也可以是时间维度的比较。比较某一指标在不同时间的表现,比较同一时间同一指标在不同业务线和不同渠道的表现,就能发现指标问题,业务线发展情况和渠道质量变化。
举个栗子,某平台型公司想要做推广,选择网站推广方式,但是可选的推广网站非常多:门户类、论坛贴吧类、搜索引擎类、导航类等
在有限的资源下,选择哪类推广网站效果最好呢?
对比分析于是闪亮登场了。前期通过小规模试点获取在门户类、论坛类、搜索引擎类、导航类网站的试点数据,尽量排除无关因素影响。获取数据后,对比不同类型网站间的推广费用、推广效果数据,高下立竿见影。
第三种,联系思维
以上两种思维是线型思维,相对简单,而联系思维是要分析不同变量,通过分析多个变量之间的变动关系来做决策。
变量间是有关联关系的,有时候观察不同变量数据,就能判断数据准确性。变量间的关联关系体现在:某一指标变动会引起其他一个或多个指标的变动,当然对不同指标变动影响程度不同。每单位指标变动引起其他指标变动幅度称为弹性系数。如A指标变动一个单位,会引起B指标三个单位的变动,A对B弹性系数为3。联系思维就是要观察弹性系数变动情况,当弹性系数变动幅度较大时,就要予以关注。
联系思维实用性非常强。仍然拿上面的小卖部举例,张大妈手头有1万现金,刚开张的时候拿不准要进多少矿泉水,多少烟酒。于是张大妈拍脑袋:进货5000元矿泉水、5000元烟酒。这时候张大妈买彩票中了1万块,她打算拿中彩票的钱来进货。那这1万块进货进什么能让小卖部生意最好呢?张大妈这次变聪明了,她先拿其中的1000块采购其他牌子的矿泉水,接下来几天发现货架子上矿泉水多了但销量并没有增加;于是她又拿其中1000块采购其他牌子的烟酒,这次烟酒销量明显上去了;于是张大妈知道,多进一些烟酒更有利于收入的增长,那有没有比烟酒更值得采购的品种呢?假设每多出来1块钱用来采购烟酒,每天能够增加0.1元收入,共计增加1.5元收入;每多出来1块钱用来采购水果,每天能够增加0.2元收入,共计增加2元收入。那显然张大妈剩下的钱应该全部采购水果:用于采购水果的边际收入最高。每增加1单位的进货成本,收入增加2个单位,水果的收入弹性为2。
这三种分析思维的威力都非同小可,笔者在这里只是抛砖引玉。祝各位分析师用的愉快、顺手!
#蔷薇记#: 记录生活之美和智慧之妙。
这是蔷薇石原创的第92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