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鲁迅先生可是我的偶像,他的文章写得好,当时已经可以感知到。
随年岁渐长,阅历增加,对他及他的文章有了新的看法,仍然是佩服他、敬仰他、欣赏他,却不喜欢他。
总的来说,就是他的文章感觉色调太阴冷、太灰暗、太压抑、太沉重。没有或少有亮色与阳光,有绿色,但也已很不错了。
看过凡高画作的人,无不被他明亮的黄色所惊倒,那是一个人生命力热烈奔放张扬的状态与体现。
小时候,看鲁迅作品改编的电影《祝福》,虽然是彩色的,但看后,心情很压抑沉重,好几天才走得出来,有心理阴影了。
后来看鲁迅的作品,被选入中小学教材的
,还都是这类作品,比如《药》、《伤逝》、
《孔乙己》等。
唯一喜欢的作品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与少年的心境相类似,很能产生共鸣。我把这认为是鲁迅作品中的绿色,有着勃勃生机与童趣。
鲁迅先生还写了大量的杂文,被比喻为“投向敌人的匕首与标枪”,我却不喜欢,觉得太复杂,刀光剑影的。
印象中,鲁迅先生一直都是“横眉冷对”、“嫉恶如仇”的样子示人,这样的面貌针对敌人尚可,但是他的作品面对全体读者,会不会杀伤一大批无辜呢?我想,读者也不愿意老是面对一张冷面孔。
在《祝福》中,祥林嫂向鲁迅先生走来,我想,鲁迅先生应该首先带祥林嫂去吃碗热汤面或豆腐脑之类的东西,给予人道主义援助,但他后来逃走了,像个新闻记者一样,还记录下来。就像现在的记者一样,面对需要救济者,是记录照相重要呢?还是救人重要?我想应该是后者吧。当鲁迅先生闻听祥林嫂已去世,他是否会有内疚感呢?
有人说,现在的知识分子,有知识,却没有良知。当然,鲁迅先生应不在此列,因为他也把解剖刀对准了自己,是有自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