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本来想写的是关于学生时代的一些事,现在每天都会经过常青公寓到东门的那条路,每次在小区夜跑都会经过公寓宿舍一墙之隔的那条路,与小区的安静形成鲜明对比,墙的另一边欢声雀跃。以前是墙的另一边熟悉,这一边陌生,而现在是这一边熟悉,而另一边显得比较陌生,这段时间的在外出差,已经把之前酝酿的思绪拍散得烟消云散了,只是我们都早已不属于校园了。
现在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就是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从事的都是非本专业,这是再常见不过的了,也就酝生了一种常见的观点:学的东西没用。实事求是地讲得不到应用的东西,确实没用。而且学习方式也不是像中学那样,老师来主推,今天不论应试教育的弊端,至少大学应该是给了我们一个自主学习的过度阶段,其实学什么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怎么去学,前者是具体的知识内容,而后者是一种能力。
以前上学的时候,亲戚朋友会说毕业工作了就会轻松很多,恰恰相反,活到老,学到老不再是我们平时不经意的玩笑话,社会才是最好的大学,毕业后的人生还很漫长,我们的思想随着认知的改变也在发生变化,想要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照理想前行,恐怕学习只是刚刚开始,但愿多年学习的知识没派上用场,并没有扭曲我们对学习的态度,只希望被迫的学习让你学会如何学习,接下来就去学你想学的。
幸福是什么?答案有很多,记得上次听到的答案是:你主导推动或者预期的事情能够按照你所想的方向发展,这就是幸福。而事物的发展往往都是有规律的,就像物理学里的那些运动定律一样。或许学习就是为了屡清思路,寻找规律,让事情排布在规律里发展,最终创造一个想要的结果。
我们在步入社会后的学习常称之为充电,确实,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在生活中去学,去思考和反思是最有效和比较容易获取知识的方式,但是过于随机性。读书应该是一种有争对性的主动学习,今天群里的老龚也分享一篇如何看书有效的文章,他是个比较务实的人,里面提到的观点也觉得很好,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大,看书似乎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可如果你还想要破局的话,不防静下心来,好好选一本自己真正想看的书,随身携带,这样总会有空档时间来阅读。
在之前每天一篇文章的千字文群里,虽然坚持了一个月,可总觉得是为了写而去写,成为一种负担,没用什么营养,唯一的好处就是把写作转化为一种能力,也就足以。确实没用输入就没用输出,写作也是为了反迫学习吧。想要创造和改变现状,不是仅凭着一股子鸡血就能完成的事,更需要的是不动声色的默默耕耘。关于学习方法的一些方面,个人也还有很大差距,与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