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2 华杉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下愚不是智商低,是不学习。若测智商,可能达到150——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
【子曰:“性相近,习相远也。”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性相近,习相远”,这个人人都会背诵,《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不过,孔子并没有说人性是本善还是本恶,他只是说,人的天性都是相近的,只是后天习染不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差别就越来越大了。
什么是“性”?孔子也不怎么清晰精准的定义和界定这个词,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孔子只讲浅显易懂的,日用常行,不太从哲学上下定义。关于“性”的标准定义,可以以《中庸》为准——天命之谓性——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就是性。性,就是天性。万事万物都有性,人有人性,牛有牛性,马有马性,花有花性,草有草性,就是“基因”吧,有这基因,长出来就这样。无机物,铜、铁、水、木,也有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都是性。
是同类,则性相同或相近,都差不多。
那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还是无善无恶,还是有善有恶,后世观点比较多。孔子没有讨论这个问题,看起来他也没有关注这个问题。后来孟子说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告子说无善无恶,扬子说有善有恶。最后孟子的思想成了主流,《三字经》里就有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我们骂一个人,骂得最狠的,就是骂他“没人性!”而一个坏人,如果发现他有一点善意善行,就说:“还算有人性。”可见我们都是认同人性本善的。
但人性有一个特点,就是后天的习染,跟什么人在一起,就容易变成什么人。这就有了孟母三迁的故事。《三字经》一开头就说这事:“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
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逝。孟子和母亲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母皱起眉头:“这个地方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就带着孟子搬到集市。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事。孟母赶紧搬家,到了一个屠场附近,这次,孟子又学起屠夫宰杀猪羊。孟母再搬家,最后搬到一个学校附近。每月初一,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之后都学习记住。孟母很满意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孔子和历代儒家都反复强调要交友,交益友,不要交损友,这个“习相远”,不是小孩子才会跑偏,才会学坏,才会走远,成年人也一样,跟什么人在一起多了,就会变成什么人。
不过,有两种人不容易改变——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上知(智)和下愚这两种人,是习染不了他的,他改不了!
什么样的人是上知呢,就是生而知之者。生而知之,安而行之,这样的人不会改变,学不坏,因为他稍微一偏离自己的标准,马上就不安,就不得劲,自动就调整回来。这样的人,不移,想让他干点坏事,比登天还难。
孔子前面说了,生而知之为上,困而学之为次。困,就是愚。但是还有困而不学的,这就是“下愚”了。我们多次说过,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困知勉行,只要是知道该学习,然后去学习,之后做到了,结果都是一样的,都是好同学!那真正的“下愚”,不是智商不够,是拒绝学习,那就改变不了,进步不了!可能智商还特别特别的高,一些亡国之君,比如商纣王,比如隋炀帝杨广,都是雄才大略,文武双全,超级有才的,但是——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他的智慧之高,足以拒绝你的谏劝;他的口才之好,足以把他干的坏事全说成正能量。这都是我们现在还经常能看到的,身边都有的人。原话出自《史记·殷本纪》,是说纣王的,放在杨广身上也合适:“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
下愚不是智商低,是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