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心绪不宁,心烦意乱而找不到出口的时候,就是我要找叔本华的时候了。
一个人独处时的样子是孤独的,渴望着找到一方天地将自己融入。
有时候真的觉得很奇怪,有些事就是他才能给你说清讲明,一语惊醒梦中人;有些人你就是想走到身边去,不管他是隔着万水千山,还是世纪百年,都乐此不疲追随。
叔本华的思想,一语戳中内心,让你在不断回味中咀嚼出香味。
“没有相当程度的孤独是不可能有内心的平和。”
我常常孤独,无论我身处闹市还是居住乡村,无论我是独坐窗前还是一群人嬉闹,无论在辛勤耕耘工作还是偶有闲余的休憩,孤独始终都伴随着我,从未消失。一次次孤独,一次次平静,一次次清醒。对生活的需求越来越低,内心也越来越平静,也越来越喜欢孤孤单单的自己。
“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爱独处,那他就不爱自由,因为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是真正自由的。”
这样看来,我是一个极度热爱自由的人。这些年早已养成了独处的习惯,体会到独处意趣和妙处。思想纵横八荒,情绪飘飞万里。可以平静可以忧愁可以哭泣可以胡思乱想,什么都要可以。没有人催促你要去做什么,没有责任负担压在你身上,没有闲言碎语的猜忌,没有乱七八糟理不清的人际关系。我就是我,不食人间烟火,走路不带风,想念不联系,心思细腻柔软的我。独处的时候,谁也不要理睬我。
“伟大的心灵,在这个世界更喜欢独白,自己与自己说话。”
自言自语,自说自话,自表自心,自谈自想,自梦自思……呵呵,常常都是自己解决自己的想,说,做,甚至是梦。
一个爱说爱笑的人,又是一个心灵紧闭的人。不是不想说,而是:没有合适的人说,不想多和人说,说了也是白说,说了还不如不说,说了又能如何?
我们常常在各种“说说”中纠结,也在“说说”中亲近和远离。兜兜转转,跌跌撞撞一大圈后,你会发现了解自己的还是自己,信任自己的还是自己,不会抛弃自己的还是自己,能够永远倾听自己的也只有自己。于是,就有了无数次地自说自话,就有了一个个纯净如水的心灵对白。
“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写出他的这句话,心里正在发笑。一个人怎么能这么睿智与通透呢?解读了人性,看清了内心深处的秘密。
人要如何才能满足,如何才会满足。多一点就想再多一点,高一些就要再高一些,好几分还想好几分,无休无止,永不停歇。在追寻的路上,在追寻而不得的路上,被痛苦折磨着泪汪汪、血淋淋,还是不肯作罢。一旦得到后,又忽然失去了兴致,变得索然无味起来。那种感觉就想一直看着那座高峰追随而去,突然登顶吟咏了“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后,也就此打住,下山也就没有了乐趣和兴致了。或许,人们在意的永远是得不到的东西,看不见的风景,想而见不着的人吧。
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是最真实的,他的思想会赤裸裸地表露出来。独处的时候,我时而感到充实欢愉,时而又百无聊赖不知所措,这或许也是我偶尔丰富时常浅陋的原因吧,但这才是真正的我。
一个人独处的样子,真实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