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里到地铁站有一条捷径,步行10分钟穿过一个“新村”——上世纪的上海人喜欢把“小区”叫“新村”——会比走大马路节省三五分钟。
12年前,这条路是我出门的必经之路。闭着眼走也知道几步拐个弯,又几步可以穿个小草坪。偶尔在“新村”的主干道上会“飞”过几辆助动车,完全不打紧,稍微欠下身,照样大摇大摆“横行乡里”,有线耳机里的音乐是那么激情四射。
2011年结婚,从浦西杨浦搬家到了浦东,自然和这条路不再相见。
别过十年,当这些日子再次走条老路,确是怎么也不好走了。
“新村”还是那个“新村”,路况却今非昔比。三分之一的“主干道”被汽车填满。如雨后春笋冒出来的私家车,成了行人的三座大山,是愚公也移不动的山;成了行人的拦路虎,是武松也打不死的虎。
停着的车碍事,跑来跑去的车更可怕,一不留神就与你擦身而过,就差热情送你到下辈子和它相遇。穿梭其间,仿佛丛林穿越,龙吟虎啸,危机四伏。
我是个有严重“路径依赖”的人,十年前怎么走的路,绝对烂熟于胸,所以起初我就像十年前那般信步在“新村”里。头也不抬,无线耳机里的音乐依然是激情澎湃。
直到意识到“路”——不好走了,甚至不敢走了。我才抬起了头,久久凝望着这条被时间改变的老路。也许,是时候换一条路走了。
2023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