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cnKbxsYvzCGLfNIlMKjguA
文章标题:《你的灵魂,需要伴侣》
文章内容:文章讨论的关键词是“灵魂伴侣”,从什么是灵魂伴侣、如何找到灵魂伴侣及如何和灵魂伴侣相处三个方面讲述了作者的观点。
金句积累:
1)当你被某个人吸引时,那只是意味着你俩在潜意识里相互吸引。因此,所谓命运,就只不过是两个疯子认为他们自己是天造一对,地设一双。
2)“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3)与其盲目地去寻找Ta,不如首先集中精力关注自己。
阅读感受:
Selina大部分的文章都有很深的思考和见解藏在文字背后。不过眼下这篇文章相对于其他话题而言,Selina讨论的程度更清浅。
灵魂伴侣是否真的存在呢?或许有吧。这种完全契合的设定实在太过浪漫和戏剧化,适合创造出各色故事。它们丰富了戏剧、歌曲、荧幕、名人轶事和邻里八卦。但爱情在客观上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特别。
就好像人们曾经以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最后发现地球不过是一颗普通的围绕太阳转的星球而已一样。我们可能曾经以为爱情是诗和远方,最后发现爱情好像也并不比我们的亲情友情什么的更独特。
我以为对爱情的歌颂始于人文主义的勃发。那是从赞美神到赞美人自身能量的跨越。我一直觉得,人们赞美爱情并不是因为爱情特别,而是因为爱情是一个很好的对象,可以鼓舞人心感染群众推动运动,还可以象征着人的力量、人的自主权利、人的自由意志。
说白了,先哲歌颂爱情,可能其实是想歌颂自由意志。只是碍于时代所限,不能堂而皇之的谈自由意志而已。
然而,人类是否真的有自由意志呢?
在近现代的研究统计成果下,自由意志似乎也只是人类对自己的一种美好期待。
研究发现,当我们的意识做出选择之前,我们的潜意识已经出发生物电信息传递,做出了选择。这种选择传递给了大脑意识,然后大脑理性层面再给这个选项加上一个理性的解释(我为什么要选这个),就这样完成了一个做出选择的流程。
事实上,我们几乎所有的行为决策和想法都是被潜意识决定的。从我们看到陌生人的第一眼起,潜意识就已经大量运算,决定把他归类为路人、可以进一步深聊的人还是心动的人。进一步说,我们会爱上什么人,会和什么人相恋和结婚似乎也是命中注定的。
荣格说,如果潜意识没有成为我们的意识,它就会成为我们的命运。
回到灵魂伴侣。曾经听到一个说法,这个世界上可能会和我们发展为恋人的人有2200万,你先遇到谁,就会和谁结婚。事实上,这个人很可能就住在离你家不到两个街区的地方。我们的伴侣其实并不是唯一不可替代的。
所以想要找到灵魂伴侣似乎并不难。
难得是,想要找到一个起点很高的灵魂伴侣。
我们似乎常常看见什么都好的女孩,选择了一个什么都不好的男孩。即使她同时面临着更好的男孩的追求。她可能会觉得她选择了“灵魂伴侣”,所以不在乎外界如何看待。
但对于我们来说,这个现象其实很值得讨论:
如果适合的人有2200个,但为什么就是会有人选一个看起来起点比自己低很多的灵魂伴侣呢?
我想答案在于,因为这两个人的“爱情内在”是匹配的。
我相信人是有内外两个坐标系的。如果学历、事业、外貌、家境这些都是外在坐标系,那么母婴依恋类型、童年创伤程度、自我疗愈能力这些就是内在坐标系了。如果外在坐标系是可以估算得分的,那么内在坐标系也是可以估算得分的。
巧的是,在爱情上,人们往往会对一个内在坐标系和自己得分相当的人一见钟情。
越是得分低的人,越容易轰轰烈烈要死要活的疯爱一场。痛苦分手。
越是得分高的人,越容易彼此有一个高质量的爱情和陪伴。越容易真的走向“灵魂”。
所以我同意Selina说的,比起盲目寻找灵魂伴侣,不如专心精进自己。尤其是精进内在坐标系里的自己——去和童年和解,去走向安全依恋,去自我疗愈……
孟·克里斯托弗的《亲密关系》把爱情分为四个阶段:月晕、幻灭、启示、灵魂。
一对恋人在到达灵魂之前,必定犹如英雄踏入异境需遭遇生死困境和灵魂暗夜,甚至随时会分崩离析。然后在这个过程中他学会了从另一个角度看事情,他开始成长,翻转,最终战胜困难。迎接美好新世界。
我希望每一对正在经历月晕、幻灭的恋人都能够最终抵达启示和灵魂的彼岸。
我希望正在经历幻灭的恋人们不要泄气。并不是因为那个人不是你的灵魂伴侣,也不是那个人不对,也不是你选错了人。而是因为这就是你们会经历的考验。
我最近学会了四句话想要送给大家,希望可以帮助正在挣扎的恋人们度过难关。
无条件去爱。
无条件喜悦。
无条件祝福。
无条件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