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夏至日,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夏至日这一天起,北半球开始进入炎热的夏季。
过了今天,太阳会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的白昼一天比一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长。
夏至是一年当中天地之间阳极转阴的时间节点。人的健康亦与天地气机密切相关。夏至养生,意义重大。
夏至日之后,天地之间阳气开始向下用力,从夏至至冬至,阳气渐敛渐降,渐至收藏。不管是养生还是治病,都应该知晓这个规律,以借天地之力助身体平衡阴阳,从而令健康养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夏至阳气最浮,人体感受到天地气机,血浮气行,血脉较其它时间更为通畅,因此是调理血瘀血滞诸症的最佳时期。
一些由虚火上浮引起的病症,如高血压、头晕、耳、鼻、咽喉等火热诸症,都可在夏至日后因势利导地进行调理,引阳下行,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夏至时节,阳气升浮于体表,平素内伏的邪气极易向外发散,这时人体气行旺盛,血流通畅。因此,一些常见慢性病症和在冬季易发作的疾病,均适宜在夏至时节及时进行扶正祛邪的调理,其效果会远胜于平时。冬病夏治就是古人巧借天时的典型案例。
夏至时节,人体因阳气外散,而致五内阳气于不足。典型表现为易困倦乏力,精神不足,特别是到了中午,人会特别想睡觉。所以在夏至时节,最适宜的养生方法是适当收敛浮阳,让人体内阳不要太虚。按中医理论,酸味可敛阳,故可适当吃些酸性的食物,如醋、五味子、乌梅等。故而酸梅汤是盛夏期间广受欢迎的养生饮品。
为了健康地安度夏季,在夏至的当天及前后一两天,应争取做到早睡、清淡饮食、不过度劳累、心态平和。
夏至之后,可适当避暑,不过食油炸、烧烤、辣椒等,以免动火伤阴;
静养阴,动养阳,盛夏养生,百动不如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