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意义是使人较虚心,较通达,不固陋,不偏执。
读书不仅能够让我们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从其中看到解决各种各样的人生问题的方向。
那些一味追求读书数量却什么也没记住的人通常会用这句毒鸡汤安慰自己:“读完了的书即使记不住,但终究会像你吃过的饭一样,融入你的血液”。
一、 输出
“读书是让别人帮自己思考。过度依赖多读书,会逐渐丧失思考能力”。
光是不停读书,过后却不深入思考的话,绝大部分知识都会流失,不会在精神中扎根。要让知识在精神中扎根,最好的办法就是“用输出倒逼输入”。“输出”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是“向别人讲述书的内容和读书感受”、“写短评”,也可以是写书评。
二、 行动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最好的诗评是默念一遍这首诗,然后携带着这首诗生活。我虽然默念了,也思考和分享了,却并没有“携带着它生活”,也就是,没有“行动”。赤羽雄二在《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中,分享了可以有效督促自己行动的“读书笔记”格式。这个“读书笔记”由四部分内容组成,分别是:1、阅读这本书的目的 2、阅读后的收获、感受?3、阅读此书后,会采取哪些行动?4、 3个月后会做什么,有什么样的改变?第一三和四正是“行动”指导。
很多时候,我们读书是为了寻找答案。如果我们通过阅读找到了这些答案,但却不去实践,那不就相当于得到了武功秘笈,却不去练习吗?除此之处,行动还有另一个作用:促使我们不断修正现有的方法。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发现现有方法的局限性,因此,我们会对现有方法不断地改进,并最终形成真正适合我们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方法。
举个例子,读完这本书以后,我就把我之前使用的读书笔记模板进行了优化——增加了“阅读此书后,会采取哪些行动”和“3个月后会做什么,有什么样的改变”这两项内容。三、 回顾
赤羽雄二说,“一本书要读两遍才有意义”。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境遇和不同的知识储备下读同一本书,我们的收获常常也会不同。因而,重读不仅可以温习旧识,还可以带来新知。
那么,具体应该怎样读呢?有两种方法:1、一种是只读之前做过标记的内容。2、一些不是很重要,或者是干货较少的书籍,在读第一遍的时候,可以用荧光笔标记出自己觉得有收获的地方,第二遍阅读的时候,只需要重读这些内容即可。另外一种是从头到尾重新阅读。对于一些信息量比较大、质量很高,或者是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才能读懂的书,就可以采用从头到尾重读的方法。
除了回顾书籍本身以外,我们还应该回顾自己的“读书笔记”。赤羽雄二建议每周抽出固定的15分钟时间,快速回顾自己的“读书笔记”,回忆一下已经读过的书带给你的收获,检查一下自己有没有按照笔记中计划的去“行动”。下一次,当你读完了一本书,一定要问问自己:书读完了吗?只有当你做完了“输出、行动、回顾”这三步,才是真正“读完”了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