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都市青年,在线购物是我日常采买的主要渠道。快捷方便,相对来说比线下可以有更有反馈渠道,客户评价更被重视。在过去的几年里,京东、苏宁和亚马逊的会员都买齐,总体上感觉还是不错的。可这次6.18的购物体验差到了让我怀疑人生,也给了我不少企业管理的很多启发。
我之前,可以说是京东的铁粉。没别的原因,送货速度快。因为经常买东西,快递小哥和我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已经默契到可以代收其它快递的程度了。偶尔有几次购物有问题,客服也能第一时间很愉快的帮你解决,整体体验非常棒的。
今年来,因为学习事业上比较忙,没有买啥东西。看到过一些某东的各种评论和报道,更多是当做娱乐八卦来听的,想来也不至于影响公司的运营情况。这次618,碰巧家里有需要,买了两种某东自营的纯牛奶。这一次,颠覆我了过往积累的所有好印象。
第一个订单,两箱德亚牛奶,APP上显示第二天(6月19日)就到了,但是没有配送,显示原因是:两箱牛奶分开派货,一箱未到(截止今天也没到)。第一次沟通:打电话给配送站,说只能到齐了才派送。通过PLUS会员渠道反馈,客服说会沟通安排,帮忙先发已到货的。因为618爆仓,另一箱仓储出了点问题,到货时间未知。然鹅,配送站回复说,不给送。等了三天,还没到货。第二次沟通:客服说了些抱歉的话,说帮忙处理,然后,没有然后了。一周过去了,没有进展。第三次沟通:在线联系客服,要求退货,安慰了一番,说是已经帮忙撤销订单。然后,早晨快递员上门派件,只有一箱奶。APP显示已经派单,无法取消订单。我真的怒了,沟通了几次了,客服就没有把我的话听进去过。又是一通的催促下,客服跟踪的有个小哥打电话回来沟通,态度挺不错的,但也没有啥帮助。听我吐槽完了,说可以赔偿1000个京豆。我拒绝了,我感受到的是羞辱,是电影里那种被出轨了后渣男理直气壮的提出分手的坑。今天又收到了小哥的电话,在无法说服我接受这个1000京豆补偿的方案后,小哥有些崩溃啦,说自己下个月就离职了,感觉自己很失败,希望我不要那么和他过不去。我蒙掉了,像是做错了什么,像是我把他开掉了。放下电话,我问自己,是不是有点过分了?我应该乖乖的“接受处理”,而不是吵吵闹闹影响客服的绩效?仔细想想,他接手我这个问题不到两天的时间,打了两次电话,应该不是因为这件事就离开的吧。
第二个订单,物流一如既往的满分,这次是质量出了问题。另一个德国品牌的京东自营兰雀牛奶,还剩几包的时候发现有一个胀包的,在没注意到前喝了一口,地道的老北京臭豆汁的味道。倒到碗里发现都有絮絮状沉淀了。拍照,上传,客服电话说立即给派一箱新的。
618,在某东买了两次奶,两次完美的暴击。一次差点被毒死,一次真的被气死。PLUS会员福利里面,下次可以增加殡仪馆合作优惠了。
坦白说,我对于第二次的客服处理还是很满意的。反馈很及时,处理也合理,算是个危机公关的好例子,给客服小哥加鸡腿。另一个,前后有四个客服人员,要么点头哈腰不作为,要么感慨发货爆仓多谅解,却没有人想着去把这事解决掉。次日达,是京东的品牌亮点,也是重要的服务承诺。本着学习的态度,我和那位即将离职的客服小哥请教了一下物流派送的问题。从上海发货到苏州,因为618货物多,第二箱牛奶在仓库发货和配送站之间失联。在我投诉反馈过后,前面的几个客服小姐姐们应付式的处理了一下,仓库和配送站流程式的推诿责任。在这位即将离职小哥的帮助下,配送站终于鼓起勇气,冒着承担责任的风险给我配送已经到了一周的那箱奶,这在我发起订单取消后进一步激化了我的怒火。聪明的你可能注意到,整个过程中,从没有客服想着解决一下第二箱奶的问题。似乎爆仓就像天灾一样,谁要是因此受影响,就只能怪自己命不好。上海到苏州,618后买的其它的很多东西依旧次日达了,这箱奶却仍然处于失联寻找的状态。消费者买的物品,不是拍卖品,换一个发过来就好了,内部的问题你们自己去协调呗,凭什么让消费者等着你们找这个因为管理或意外丢失的货品呢。
对于质量,可以有假一陪十的政策,为什么对于延期却是定性的处理方式?延期一天1000京豆,延期十天还是这样的处理?不给你任何其他的反馈渠道,不服从客服的安排,就只有无休止的纠缠或者把他逼退了,自己因为愧疚而放弃。
呈几何时,东哥自己上门送货,不满意不收钱的段子唤起了不少人的好感。现在,企业做大了,情怀没了,规则多了。客户小哥的一声声对不起,我理解您的感受,但也没办法,这是公司规定,让我听得心酸。客户体验让步于公司管理,顾客反馈止步于客服接待,没有市场反馈的企业能走多远?店大欺客导致的没落是逃脱不了的命运吗?
真心希望,作为电商大国的天朝,能走出几家不忘初心的企业,能好好做好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不要只是把别人管理的条条框框搬了过来,却忘了顾客满意才是商业发展的唯一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