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会作职业规划,但是觉得每一个有工作的人都应该做这件事。
本人是82年生人,女性,从小到大总有关爱我的家人,但是普通家庭的出身,我没有接触过懂得职业规划的人给予我什么启发,已经过去的35年完全没有任何规划。
上学全凭“感觉”——十岁的傻
上小学、初中、高中,完全凭感觉遵循“就近原则”,不像现在城市里家长给孩子选择知名度高的学校。
毕竟当时小,自己也没有主见。父母并没有考虑过什么学校教学质量、升学率之类的因素,因着家门口有小学、中学,就毫不犹豫地填报家门口的学校。其实当时还是有同学舍近求远,为了上一所更好一点的学校。诚然,学习主要靠自己,但谁也不能否认学校和老师的重要性。
高三那一年,我所在学校高中部要合并至另外一所学校,可想而知,老师心中惶 惶然,对教学也无法尽心尽力。结果就是那一年的高考成绩,是这所学校的滑铁卢,有史以来最差劲的一次。我的高考分数刚好超过本科线,险险地上了一个本科。
选专业为了填表格省空间——十八岁的傻
上大学,高考分数刚刚轧上本科线,选择农大还是经贸,很是纠结了一阵。对于专业选择完全没有概念,就是能上哪个就上哪个。因着邻居一句“农大老师管得严”,我妈毅然让我填报了农业大学。当时自己完全什么都不懂,父母也没有意识要怎样选择专业。相比较而言,我一个表叔很了不起,在自己儿子考出不上不下的分数时,表叔在电脑尚未普及信息并不发达的年代,找来历年分数线,然后对每一所大学进行逐个比对,为自己儿子选择了所一本但是分数并不高的学校,分数刚刚好够上,一点也没有浪费,也没有报空。
填写专业时,2000年的农大只有两个专业适合文科,一个专业是“工商管理”,一个专业是“农村区域发展”,当时填报表格是横向填写两个,为了省地方,我把名字比较长的“农村区域发展”写在了前面一格,将“工商管理”写在后面一格,但其实当中心中更加倾向于工商管理专业。
结果,因为不知道写在前面被视为第一选择这个游戏规则,我不幸地被“农村区域发展”专业,隶属于“农学院”。这个专业说好听一点是管理学,说难听一点就是一个农业院校大杂烩,除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英语、政治这些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竟然包括:植物学、动物学、家政学、食品专业、设计、photoshop、统计学……天哪,现在我都无法回忆起都学了点什么,只记得我们的实践活动做过山楂糕、种过蘑菇、发过豆芽、逛过公园、画过设计图……貌似不太务正业。
放弃考研究生是因为朋友也不考——二十三岁的傻
大三那一年,周围同学都在准备考取研究生。毕业本科专业已经烂成这样,只能向上求索争取上一个好找工作的专业吧。有同学考历史专业,有同学考教育专业,有同学备考法硕,有同学考英语专业,当然也有同学报考本专业。这些人现在分别做着历史老师、教育学老师、外贸公司、本专业老师这些工作。
我完全没有主见,是否要考研究生,考取哪个专业研究生。
第一份工作是“听妈妈的话”——二十四岁的傻
毕业后,和舍友一起到了省会城市,租住一套小房子,每天关注网站招聘简历,每天出去应聘,对自己想要的工作没有任何想法,当时的目的就是“有工作就行”,所以还给一个南方来的卖文具的小老板打过几天工,每天让我待在地下室的库房统计,我做了几天因为抵触情绪太严重就辞职不做了,工资一分钱没挣到。
后来因为妈妈强烈让我回家乡考取教育局招聘英语老师,正好那时候没有找到一份工作,也就回家准备考取英语老师了。大学时我英语基础还可以,考试也特别顺利通过,被录取为英语老师。于是乎,就开始自己当老师的生涯,持续三年半。
选择“法律专业”是因为喜欢看“今日说法”——二十六岁的傻
后来要结婚,老公父母 家在省会城市,也在省会上班,我在自己家乡当老师。中间相隔二百多公里。老公不愿意跟我分居生活,我妈又不愿意我辞掉教师这样优质的工作,于是我开始准备考研,以免结婚后辞职时“裸辞”。
选择哪个专业呢?要考虑只能去省会,是没有我本科学习的农村区域发展这个专业的。所以,就考取了法律专业,而我对法律的爱好就是简单地因为我喜欢看《今日说法》……
第二份工作是“对方找上门”——三十岁的傻
27岁结婚,并考上研究生,顺利地辞去教师工作,来到省会与老公过着相亲相爱的生活。
研究生毕业那年正好生了女儿,在家哺育了半年,特别想要出去工作。当时豪情万丈,觉得自己研究生毕业,肯定能找一个好点的工作。2012年,刚开始找工作,在网上发布了简历,有一家房地产公司给我打电话,说看到我的简历,邀请我面试。我沾沾自喜,觉得竟然有公司主动看上我,就去面试,顺利通过。最后一次对方一个副总约我面谈薪水,我竟然只要了3000大洋。为什么是3000呢?因为我一个师兄之前说过他在房地产公司是3000,我就以为这是一个不低的薪水。一点也没向别人打听过当时的薪资水平是怎样的。
3000大洋发下来,扣除保险,就剩下2400。当时我觉得怎么可以这样低呢??不过这些完全怨自己傻,不知道事先打探薪资标准,自己把自己的工资拉低了。于是,不开心是干了一年半,毅然辞职。
第三份工作是“别人觉得好”——三十二岁的傻
辞职后休息了一段时间。老公所在公司的老板介绍我去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因为他觉得我是学法律的,最好当律师;他觉得这家律师事务所的主任非常有想法……于是,32岁的我,就来到了现在工作的律师事务所,从头做起开始打拼做律师,两年以来觉得非常辛苦。
开始做律师时特别忐忑,因为太清楚自己的脾气,做老师时就要做出成绩,做律师时也希望自己能够有所成就。可是当时年龄已不算小,不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如果做不下去还可以转行,我觉得自己已经没有机会再开始重头再来了。
第一年,一切是新的开始,感觉自己有很大进步 和提高。
第二年,刚过去的这一年,感觉到自己完全没有进步,前几天还受到指导律师的批评,觉得我写东西时不用心。
这些年以来,没有认真思考过自己将来的人生规划,都是走一步算一步得过且过。马上到35岁生日了,自己的心理感觉还是二十多岁的状态,一直不太操心,不成熟。
度过35年毫无规划的人生,接下来,我应该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好好规划自己的律师职业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