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着手机,却不知要写什么,整个8月份就没出过几次门,缺少见识啦!突然想起周三去老师家学古筝,见到了四只极其可爱的猫——
两只成年猫,两只小可爱。最小的一只猫的大小是一个半手掌还有多,有白有黑,分布还算均匀,总之毛摸起来软软的、柔柔的,眼睛又黑又亮,也极其的圆,表现得纯真可爱,那小耳朵不说夸张,也只有小手指盖儿的大小。
其中还有只猫叫“丑豆”的,听老师说它原来不叫这个名字,只因小时候长得太丑,故将“某豆”改为“丑豆”。但其实现在长得挺帅,整个身子上的毛是雪白,绝没有任何一根杂毛,尾巴足足有二十厘米,毛的质感相对小猫来说更多,更密,更光滑柔顺,摸起来也感觉更“暖和”。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眼睛,比大拇指盖儿还要大些,短而圆,似乎是没有眼角的,眼睛犹如宝石般的蓝,清澈透亮;像是半夜里从湖水中捞出的月亮,明净若秋水;或者说是蓝莓味的果冻,晶莹剔透;宛如寰宇中最美的星辰大海,望着它的大眼睛,仿佛能走入另一个宽阔明快的世界。它的蓝眸能忘掉世俗,陶醉其中。
还有两只猫也是这般可爱的。
这些猫不觉让我想起几年前的一起猫案。大概是明月当头,天无繁星,我和老爸陪老妈去了一家“T”字路口理发店。当时好像有些闷,便和老爸站在拐角处。我很快就发现了一只鸟——与我相距两米左右,全身由褐棕色、黑白填满,样子不大好看,但它一直站在地上左瞅右瞅,到处张望后,想飞上旁边那棵的叉丫上,它努力地使劲地拍打着羽翼未丰的小翅膀,看得出来这是一只找不到妈妈的“小小鸟”。
我毫不畏惧地将它捧在手心,仔细观察,又放到那棵树的叉丫上。没想到的是,小小鸟竟从叉丫上扑腾到了地面,还没回过神,一个小动物的身影将它叼起转头就跑,一只还未飞翔的小鸟离开之前,竟是挣扎。但依然可以肯定那是一只猫,可能是哪家店铺养的野猫吧。顿时为小小鸟感到伤心,也对猫的“野性行为”感到讨厌。
隐约地记得以前在外婆家还去捉过猫,捉一只肥胖但灵活的黑猫,好像是因为它偷吃了挂在壁上的肉,我和几个小伙伴把他逼到一个堆杂物的地方,试图用篮筐将它扣住,但最终还是逃掉并且抓伤了其中一个伙伴。听说它现在还活着!从我出生前就有了,应该也有十多年啦。
一想到猫,总会将其与狗对比,我的刻板印象总是猫是高傲的、慵懒的,而狗狗象征着天真、活泼、友好。也是因为后来读了《朝花夕拾》,鲁迅先生表达了对猫的憎恨,无形之中也让我更讨厌猫了。但自那天看了老师家的四只猫过后这种想法顿时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