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HR的季度会上,老板突然冒了个想法,说我们每次开会都是轮流开火车汇报,时间久了感觉挺务虚,这次换个不一样的会议形式吧。
还没来得及接话,老板就把“球”抛给了我,“我们来做一场人才管理的讨论吧,你来facilitate一下,结果要落地。”
接到这样的任务,我第一反应是脱口而出,“你的讨论目标是什么,又想要什么样的产出呢?”
先简单交代一下讨论话题的背景。随着公司新项目的推进,对新技术人才要求也与日俱增。而我们所处的行业,在利好政策的推动下,逐步从独树一帜的蓝海标杆企业,变成了百花齐放的红海浪花一朵。同步而来的,是不断增长的项目人员需求,与市场日趋细分及趋于饱和之间的矛盾。同时,多元化市场又导致了新机会的出现,人员的保留也面临很大挑战,就好像是一个永远无法达到饱和的人才库。
由于这是一次在会议中增加的讨论环节,我总共有两小时的时间,初步直觉不宜讨论过细,所以要先定下主题、目标和产出。经过和老板(sponsor)的反复推敲,讨论主题定为“人才的开源与节流”,商定的目标和产出如下:
目标:讨论人才吸引和保留所遇到的困难
产出:寻找可应对的行动方案
对产出的定义只是罗列行动方案,具体的action owner和进一步细化,由于时间关系,不在这次的既定产出里,即我们不会在议程中纠结于客观条件能否支持该行动,和行动细节。有了这个大方向,我开始设计工作坊议程。
第一部分
1. 分组、破冰-10min
破冰采用了给自己贴标签的方式,让12位参与者尽快融入团队。为了分组讨论更有效,事先已经根据参与者不同的HR职能做了安排。
2. 背景交代,目标和产出确认-15min
提供近两年的人才招聘数据和离职率趋势原因分析,询问大家对数据是否完全理解,是否需要进一步澄清。确认今天工作坊的目标和产出,同时达成参与协议。
第二部分
1. 12位参与者分成AB两组,分别就A板和B板的焦点问题进行ME-WE-US头脑风暴。A组讨论“吸引人才面临的现实困难有哪些?”,B组讨论“保留人才面临的现实困难有哪些?” -10min
2. 两组交换,先对前一组在白板上的共创进行审阅,有疑问的可以标记。小组讨论除上述之外的“还有呢?”-8min
反思:相比较一开始决定把招人和留人分两部分讨论,这一步的用意在于可以快速切换不同话题,避免后期的去重。
3. 回到自己组原本的白板,审阅另一小组的产出,标记疑问 -5min
4. 全体澄清A板B板共创产出-25min
反思:这一步我坚持要留足够的时间做澄清。在ME-WE-US的过程中,我发现确实有参与者在讨论困难的时候,就直接跳到了行动。我在过程中提醒他们注意焦点问题,及时聚焦。其实在设计问题时,一开始sponsor确实没有特别强调“困难”这两个字,他用了“开源-吸引人才?”作为焦点问题,时间太紧张我也没有去推敲这字里行间的微妙差异。结果前一晚演练,我自己也被这个模棱两可的问题描述混淆了。重新调整后,指令更加清晰,产出也更加有针对性。
5. 澄清完成之后,鼓励大家做同类整理,分别把A板B板的产出进行同类归纳,给予新的命名-5min
反思:这一步在设计的时候我已经想到,万一大家头脑风暴的产出项很多,我们要进入下一环节的探索行动计划,就会很分散。发散却没收敛,很难进入到下一步。Sponsor的观点是时间有限,不见得会有很多产出,而且也不用管产出有多少,所以流程设计时就在这里停下了。在现场执行时,我确实发现了产出项过多的情况,临时与sponsor沟通,增加了同类整理的环节。
6. 这一轮的产出,我们得到了关于“吸引人才面临的现实困难”共5个大类,记A1-A5;“保留人才面临的现实困难”共7个大类,记B1-B7,完成第一个发散-收敛。.
第三部分
1. 在引导墙上贴上A1-A5,B1-B7的话题栏,邀请大家积极思考个人对于上述12个话题。认为可以采取的行动,不设限制、领域、职能、方法和数量,采用书写Post-it的方式,一张一条,一条一话题的要求-10min
2. 邀请大家将Post-it贴上引导墙,没有买引导布,我们就用了海报纸代替-3min
3. 邀请大家审阅墙上所有的Post-it,进入澄清和调整环节-20min
4. 对相同的行动方案,进行重新排列,得到工作坊预期产出-2min
反思:这部分原本的设计是希望能完成第二个发散-收敛,在重新排列之后,进行优先级投票,选出在每个话题栏下面我们需要优先考虑的行动。不过当所有方案全部呈现后,大家普遍觉得每个方案都很有价值,所以和sponsor讨论了一下,我们就把产出停留于此。我们不再强制投票,而是期待下一次的工作坊,再明确优先要务和责任人。
这场工作坊从流程和既定产出来看,还算是成功的。在结束后做整理时,我重新排列了每个问题栏下面所对应的金点子,脑袋里突然“滴”了一下,发现其实是可以继续同类整理,然后就某一个话题,深入探索可落地的行动——比如,用二维矩阵来剖析资源分布与难易程度,用力场分析来寻找推动与阻碍因素,等等。甚至,如果大家再多考虑到业务部门的诉求,也可以邀请业务部门一起来对本次的5+7个困难进行优先要务排序,然后再选择最重要的先深入探索。
在思考的这个瞬间里,我好像又领会到了一丢丢“引导”抽丝剥茧的魅力。后来有参与的同事问我,这场引导给我带来最大的价值是什么?我想,是引导者的初心吧——当我看到这些花花绿绿的post-it,也更相信“群策群力,办法总比困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