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两天没跑,今早晨跑依然元气满满,底气十足。
赶在深秋的晨光里,我一边慢悠悠奔跑,一边用心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年轻时体育老不及格的自己,人到中年为何变得如此酷爱晨跑?究竟什么原因,让自己不知不觉跑过了五个年头,依旧痴心不改,恋恋不舍。
五年过后,许多人已经不再联系,许多事早已模糊了记忆,而早起跑步的一些情景总是能在脑海浮现。
2016年春夏之交,我开始跑步。因为害怕膝盖受伤,便绕着体育场健步走了一个多月,直到自己生出健步如飞的感觉,才忍不住跑动起来。一圈,两圈,三圈,五圈……从2公里,3公里,5公里,8公里……起跑的那段日子,自己耐着性子循序渐进,没有任性胡来,一口气吃成胖子。
一开始,我就按跑步教程说的那样,跑前热身,跑后拉伸,不让肌肉维持酸痛,不给身体偷懒机会。
第一年,跑步新鲜感和身体的酸爽出双入对,如影随形,带给自己从未有过的美好感受。
2017年,因工作有调整,平时忙的不想动了,闲功夫也越来越少。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读书写作的次数逐渐变少,内心沉浸也比较难。就是这样的时候,跑步仍然在自己的生活中继续,尽管新鲜感越来越少,酸爽味开始变淡。
2018年,我出差比往年多,尤其是临近年关时,足足有一个半月在省城培训。枯燥的学习时光,我把心思更多放在跑步上,竟然创出不小的记录。省城的气候并不温和,特别是冬天冷的厉害。我翻出一件旧保暖内衣,穿上运动长裤,硬是在冬日的清晨一次次迎风奔跑。
有那么一天,昏黄的路灯下,我望见路边的香樟树枝随风狂舞,冷清的街道偶尔有路人裹着大棉袄匆忙赶路。清晨出门前,我隐约觉得天气降温的厉害,可脚下的步子依然没有停留。
迎着刺骨寒风,我努力奔跑前行,直到后背冒出一股热气,才心满意足折回宿舍。同事的哥们说我真是疯了,凌晨五点,室外温度不到五度也敢出去跑步,真是不可思议。
2019年,家里家外依旧忙个不停。跑步已然成为自己的生活伴侣,亦或是生活底气的力量源头。我感觉自己越是忙碌,越离不开跑步,特别是晨跑。有过早起跑步的日子,我觉得身体活力四射。若是几天没跑,则会浑身不舒服,精力明显不济。这个阶段,我觉得想照顾自己,过好生活,就不能缺少锻炼,更不能离开早起跑步。
2020年初,新冠肺炎突然袭来,让不少跑步爱好者不敢出门。我也不例外,早起的日子,不是做家务活,就是看书写字,很难得户外运动,过上晨跑的瘾。好在国家力挽狂澜,很快控制住疫情,给自己和伙伴们送来安全祥和的奔跑环境。有过足不出户的经历,越发珍惜每一次早起跑步的时光,特别是当下,秋高气爽正转入冬日严寒,又一次考验晨跑意志决心的时刻即将来临。
再过几日便是立冬,我有必要认清自己奔跑前行的内动力源自何方,风里雨里想着念着的晨跑,究竟是什么味道?
以前明显是身体的酸爽,还有分泌多巴胺带来的愉悦感。伴随跑步时间的增长,习惯成自然的力量慢慢生出,酸爽和愉悦不再那么强烈,倒是独自奔跑时,冷不丁冒出枯燥乏味的感觉。
既然如此,自己为何还要坚持?还想着不能放弃。早起跑步,成为生活习惯的背后,或许早已内化于心,成为成长精进的强大力量。
在独有的人生路上,坚持早起跑步,能够得来成长的味道,收获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
如此想来,早起跑步的感受,更多是成长的美好,这比身体酸爽还让人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