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了所有的东西都是有循环的!宋代的儿童玩具和现在的孩童玩具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觉得这个世界真的很魔 幻!
在汉朝的时候,孩子们都已经有泥制的小车,陶制的小狗等陪孩子们玩耍,但是“玩具”这个词语在宋代的书籍中才首 次出现。
在《梦粱录》中记载“临安夜市中大街上售卖的有………逍遥津、四时玩具、沙戏儿。”这应该就是玩具一词,目前很早的可考的出处了。
在《东京梦华录》、《梦粱录》《武林旧事》等宋代的文献中都有孩童玩具的记载,宋代画家苏汉臣所绘制的《婴戏图》也能看到宋代的孩童大量的玩具。
比如,宋代孩子的玩具有:磨喝乐、扑土木粉捏小象儿、选官图、粘竿、绢孩儿、符袋儿、弹弓、箭翎、千千车、吹叫儿、鹁鸽铃、人马转轮、八宝纹纸格、风筝、象棋、竹猫儿、打娇惜、宜娘子、鸡头担儿、猜糖、相银杏、糕粉孩儿鸟兽、像生花朵、黄胖儿、麻婆子、棒槌儿、影戏线索、傀儡儿、狮子、猫儿、杖头傀儡、锡小筵席、杂彩旗儿…………
这么多孩童的玩具看的人烟花缭乱,宋代的孩童还挺幸福的!
1.磨喝乐
磨喝乐是梵文音译,是当时非常受欢迎的孩童玩具,有点像现在的卡 通人物,当时的送人夸孩子漂亮乖巧,就会说:“生的磨喝了的模样。”可见磨喝了在当时的风行程度不一般。
他原本是佛教天龙八部之一,在传入中国之后,汉化为可爱的儿童形象,通常是用土木等雕刻出可爱的小孩儿模样。
磨喝了是在宋代的七夕期间十分流行的小人偶,会给小人偶穿上衣服,饰品和精美的底座,再给孩童罩上红砂碧笼。如果有讲究的人,还会在上面装饰金银珍珠或者象牙翡翠!
当然,磨喝乐的价 格也不便宜,甚至可以用贵来形容。
当时有一个泥塑匠袁遇昌,是很擅长捏“磨喝乐”他做出来的玩 偶栩栩如生,按压玩 偶的头顶,娃娃还会动!受到当时达官显贵的追捧,一对的价 格竟然达到三万文以上!
在七夕前后,宋代的各位家长都给孩子穿上艳丽的衣服,打扮一新,再买一顶新的合页,让孩子举着模仿磨喝了,去吉祥可爱的寓意!
看来每个时代都有流行的玩具,也有相对应的奢 侈品,时代就是一个循环,循环来循环去,所以买一些经典款的衣服可以穿很多年,也不用担心过时!
2.选仙图
选仙图的玩法是投毂子比大小,红色的色点是zui大,其次是六点和三点,一点是zui小的。
刚开始玩的时候,大家都是“散仙”,后来会陆续的“飞升”,会成为“上洞”、“蓬莱”、“大罗”等不同等级的仙人。
如果扔的点数不合适,就会被“贬谪”为采樵、思凡人。这个游戏在当时的孩子当中是非常受欢迎的游戏。
北宋到名相王珪就有一首诗描写孩子玩“选仙图”的游戏。“近日窗间赌选仙,小娃争觅列盆钱。上筹需占蓬莱岛,一掷乘鸾出洞天。”
3.选官图
选官图的游戏又称为“升官图”或者“彩选格”,是一种类似于现代“大富翁”的棋盘游戏!
在看守开始玩的时候,所有的玩家都是白丁,也就是平民,通过旋转的四面陀螺或者投掷毂子来推进游戏。
当毂子投出几点就会前进几格,棋盘上的每一格都会有相应的提示,根据格子内的提示或者停留或者在原地、或者前进或后退相应的格数。
旋转的四面陀螺的上面刻有“德才功赃”,根据陀螺停止的文字是什么,玩家就可以根据相应的步数行进。“德和才”可以前进,“功”停留在原地,如果是“赃”则是要后退。
玩家的棋子,谁先到达棋盘中 心的太师、太保、太傅的位置,谁就会在这盘游戏中获得了成功!
这种游戏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快速了解朝廷的官员结构,还可以潜移默化地教导孩子,需要有“公德”、“才干”、“功劳”才能才可以晋升,如果是“贪赃”这回被贬,富有教育意义!
游戏就应该符合现实和历史,具有教育意义。如果孩子们提到“李白”,觉得他是刺客,这样的游戏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违背历史 违背教育,对社会祸害很严重!
宋代的玩具还有很多,比如千千车,相当于我们现在孩子玩的陀螺。再比如,在小木板上放上土,种下一些谷粟,等到这些谷粟长出小苗,在小苗中间放上小房子、人物、鸡、牛跟小玩 偶模仿村庄的样子,这就是“古板”,和今天孩子们“过家家”的玩具类似。
还比如,用黄蜡浇铸成的大雁、鸳鸯、小鱼、小龟等小玩意儿,在上面上描金画彩,看起来十分精致,这就叫做“水上浮”。和现在几岁的小孩子钓的假鱼有些类似。
发现现在的孩子的玩具,和宋代那些玩具都是相似的。有的人说时尚就是个循环,时尚尽头是中国风,现在孩童的玩具在古代都有模板,玩具也是有循环的!
读一读魏策老师的《道是风雅确寻常:宋人十二时辰》,了解更多送你的生活习俗,一定会让你大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