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每日一文:一个人问答录(87)
问:感知存在不是人主观设计的存在方式?
答:当然不是,感知存在就是人回到存在本质的感知运动中,担当自己的感知体角色,不再以独立生命体的角色存在,超级感知体才是人真正的准确的定位。感知运动是存在唯一的呈现方式,一切存在过程都在感知运动中进行。千万不要以为感知就是人的感官获取,感知是一种存在方式,人的感官仅攫取了一小部分运动信息,大量的感知运动及其信息得由其他方式攫取。当然,无论用什么方式攫取的信息仍由人的感知终端接受,人只能接受感知信息,不可能以其他方式参与存在。
问:怎么让人理解感知就是存在?
答:我们通常理解存在是既有的、已有的、原有的事物,我们通过感知了解了它们的存在,其中,感知只是认识事物的方式方法。人们对存在有三种认识,一、唯物观认为:事物客观存在着,你感知不感知它们都存在,它们的存在与感知无关。二、唯心观认为:事物因为我们感知才存在,我们不感知或感知不到,事物都不存在。三、感知观认为:事物的存在就是感知体与被感知体进行感知运动的过程,感知体与被感知体不可分割并不可单独存在,感知体被人命名为生命,被感知体被命名为物质。这三种认识大相径庭,各代表了一种世界观。唯物研究物质,唯心研究意识,感知研究感知运动。唯物论认为物质客观存在,唯心论认为物质被感知,感知论认为存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整体。唯物观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唯心观认为意识决定物质,感知观认为感知运动同时产生物质与意识。唯物主义认为存在产生我们,唯心主义认为我们产生存在,感知主义认为我们就是存在。唯物认为我们是进行新陈代谢的生命体,唯心认为我们是集合起来的意识体,感知认为我们是正在与被感知体互动的感知体。
很有意义的是:唯物观要求我们强化现有观念,唯心观要求我们改变现有观念,感知观要求我们放弃现有观念。唯物论强调物质,唯心论强调精神,感知论强调感知。唯物主义要求强化现有秩序,唯心主义要求调整现有秩序,感知主义要求重新建立秩序。唯物产生拜物主义,唯心产生宗教信仰,感知产生整体哲学。
问:这三个主义是什么关系?
答:人类从唯物主义进步到唯心主义,而感知主义则颠覆了前两个主义,开启了人类从未有过的新的存在模式。
问:在感知存在新模式中,物和心即物质与意识是什么概念和什么关系?
答:在感知理念中,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是整体的不能彼此分割的,物质与意识在感知运动中是一体相互的共存关系,不是谁决定谁和谁先谁后的关系。在感知中,物质是意识的显现,也就是物质展现的属性是感知意识决定的,在特定的感知意识中,物质就只能展现特定的属性,在另一种感知意识中,物质就展现另一种属性。这样,反过来,意识是物质呈现的信息,意识与物质的属性不可分割。也就是说,意识不能离开物质存在,物质也不能离开意识而存在。注意:这意识不是指人的主观意识,而是指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感知意识。人的感知意识来自于感知规则,是先天赋于所有生命及人的感知力的体现,这跟人后天的精神意志不是一回事,但人后天的精神意志会影响感知意识的行为过程。人的感知规则来自于非感知,所以我们无法触及感知规则的产生理由,但我们可以了解感知规则的内容及运行规律。也就是我们无法质疑感知规则而只能执行感知规则,不过虽然我们不知道感知规则的来由,但我们却知道感知规则的目的和意义,因为我们自己就是感知规则当然的执行者和唯一的代理者,这和客观世界的不可知有本质上的区别。我们不知道客观存在的来由、原理、目的和结果,而我们却知道感知存在的起因、原理、目的和结果。这是人类认识的重大飞跃,也是人类掌握世界以及自己的可靠保证。
问:在感知存在中,物质与生命的现有概念变化了吗?
答:完全变了,物质作为被感知对象中的被感知体,是感知运动的组成部分,人也是感知运动中的感知体,也是感知运动的组成部分。所以,人与物是不可分割的,人的存在不仅指自己的身体。事实上,感知范围以内,都是人的存在,当然,被感知的物就是人的存在部分。因此,人不再视物为异己,只是利用关系。人将视物为己,只取其良好的感知,绝不再与之对峙和抗争。人将理性的科学的调整好物质的存在状态,就像对待自己的身体一样。感知重建了人的整体观念,人再也不将事物分割开来,分别或独立地对待了。
问:在感知存在中,人与人的关系变化了吗?
答:这是肯定的,而且是本质的变化。感知的人和生命的人已经完全不同,生命的人为生命服务,生命存在为目的;感知的人为感知服务,感知愉悦为目的。目的改变了人的所在立场和行为,人类在同一目的、同一利益和同一存在中重归一体,我的概念与他人的概念均彻底改变。人彻底明白了我是谁,他人是谁。人终于从数千年的心理隔阂中归来,人之间消除了一切界限,人从自我禁忌和他人的禁忌中释放,人类获得了真正理性的空前的自由。在前所未有的感知生活中,感知的对象性关系使人互获利益。你是我的感知对象和感知利益,我是你的感知对象和感知利益,这才是人与人理性的和本质的关系。正像我们栽花种果,收获者是我们,这个简单的道理几千年后人们才明白过来。他人是谁?他人不但是我的另一处存在,他人还是我的感知对象,是我的去处,是我栖息的家园。人互为他人,互为对象,互为福祉,还有竞争吗?还有矛盾吗?还有你死我活吗?人与人关系的改变导致人间伦理的重置,这种生活体制才是科学的、理性的和理想的。人最大的心结被打开,人们在一起生活就只有一个任务和一个目的,就是营造幸福、感知愉悦。
(接下)
本书《感知新世界》已在亚马逊、京东上架销售,如需完整了解感知论,进亚马逊、京东搜索:感知新世界,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