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来自毛姆的经典长篇小说。或许因为戳中了现代人在"理想"与"世俗"之间徘徊的矛盾,受到广大读者青睐。当我们说"理想",却没有斯特里那天才般的执念;说"世俗",却又抱怨着它的乏味残酷而不甘心。深陷"世俗"泥潭的人们,在本书中找到了那种极端选择所带来的安慰。
而我想要说的,并不是"月亮"的崇高无暇和"六便士"的满身泥泞,也不是我们应该追逐"月亮"或是拾起"六便士"。我看到的,是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
现如今,年轻一代的人们开始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我们的父辈也开始自我意识觉醒,开始反观前半生的他们或许更能找到共鸣,渴望自身价值得以实现。即便是年轻人中,对自我的认知程度、早晚也参差不齐。
回到本书主人公特里斯,在成家立业17年后,选择抛弃已拥有的一切舒适,终于释放了内心曾经对艺术的炽爱。我并不反对他的决绝,也不反对他的偏执。可试想把顺序反过来呢?作为青年人,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倘若一开始特里斯没有放弃对自我的探知,压抑内心深处对艺术的热情,那么17年后的他怕是有着另一番平静。他早已做了选择,他选择了家庭和稳定的生活,可他承担不起选择的后果,他不甘心,他后悔了。不仅给家人带来了伤害,也浪费了自己17年的时光。归根结底,一个对自己没有足够认知的人,在选择面前总是畏畏缩缩,被逼着做了选择后又不断地怨天尤人。
回到一句老话,"敢于做出选择,并承担起选择所带来的后果,才是成熟的标志"。道理我们都知道,即是选项没有好坏之分,所以"月亮"与"六便士"没有谁对谁错,谁高谁低,错的仅仅是把自己做选择时拖的污泥带的脏水,溅到了周围人身上。他们没有理由为你承担你的选择所带来的后果。
现在社会不一样了,我们有了更多机会,而每一次的选择都是往内心更进一步的台阶,每一次的尝试都是在释放你的热情。当一切大喜大悲终归于平静之后,无论你过着哪种生活,我们却可以淡然的说一句"我享受着现在,没有后悔。"
过往不留遗憾,希望我们都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