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妈妈以后,我时常会想,如果要给孩子培养一种能力,那要培养什么呢?
是 —— 阅读。
这可能源自于我的喜好。我爱阅读,爱读文字胜过看视频,听音乐。从读文章中,获取的不只是知识量的积累,亦或阅读小说情节的快感,更多的是心灵的慰藉,一种由书香氤氲的氛围。书,有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
我的孩子,我也希望他们能在书香里长大。让阅读宛如饮食一样自然,充足。
那时阳阳咿咿呀呀还不会说爸爸妈妈,我就在京东上买了几百本小孩子看的绘本、口袋书。哄睡的时候经常给他讲三只小猪的故事,这故事讲了几十上百遍,直到他已经会说话,我才发现这故事可能只是我一厢情愿地以为他喜欢,后来每次我问他要听三只小猪的故事吗,他都说不要。那阳阳喜欢听我讲什么呢?这可得好好研究研究,毕竟兴趣会给故事插上翅膀,帮助年龄还小的他飞向文字的海洋。
一个偶然的机会,那是一次早教课,课上老师拿出一本《小黄和小蓝》,我在机构外面抱星星遛他,不时听见老师讲故事的声音传来,大概听完,感觉故事情节简单,还能帮阳阳认识颜色,是本不错的绘本。当下决定课后把这本绘本借回家看一晚明天再还,到家吃过晚饭就拿出这本书给阳阳翻看,并照着绘本讲给他听。
我老公不经意间看见这本书的画面,吃惊地问:这是什么?画的两坨。书的画面是真的简单,不像其它书有人物有背景,就是黄色的色块加蓝色的色块加其它一些大大小小的色块。就是这本简单的书,却有些巨大的魔力,吸引着阳阳一次又一次的阅读。
在床上枕边,在公园草地,在潜溪书院……睡前醒后,每每问他要不要听《小黄和小蓝》,没有一次是拒绝的。这本书可能在他不到两岁的时候我已经可以随时随地给他讲了,不用看绘本,不用任何提示。后来我讲的故事参照原文,有一点点改编,故事是这样的:
这是小蓝。
小蓝的家里住着蓝爸爸和蓝妈妈。
小蓝有很多很多的朋友,有小黄,小红,小紫,小棕和小咖。
他们一起上学,一起放学。在学校他们排排坐,一起学习。放学了,他们一起玩耍做游戏。
他们最喜欢玩躲猫猫的游戏,小蓝,小蓝,你在哪里?怎么找不到你了。
他们还一起玩转圈圈丢手绢的游戏,丢丢丢手绢,轻轻地丢在小蓝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它。
小蓝有很多很多的朋友,但是他最好的朋友是小黄。
小黄的家就在小蓝的家对面,小黄的家里也住着黄爸爸和黄妈妈。
有一天,小蓝的妈妈对小蓝说:小蓝小蓝,妈妈要出去买东西,你要乖乖地待在家里哦,不要出门哦,妈妈一会儿就回来啦。
可是小蓝在家里不好玩,很无聊。就还是出去了,跑到家对面去找小黄。咚咚咚,怎么没有人在家呢?小黄去哪里了?
这里找找,那里找找,东找找,西找找,都找不到小黄,小黄去哪里了?
咦!找到小黄啦!他们高兴得拥抱在一起,越抱越紧。他们变成小绿啦。
他们高兴得在地上打滚,他们来到公园里玩,还滚到了长长的隧道里,他们还爬到了山上。
爬到很高很高的山上,他们爬累了,想回家。
回到家里,蓝爸爸蓝妈妈说:你不是我们的小蓝,你是绿色的。
小蓝伤心极了,爸爸妈妈不认识我了!怎么办呢?
小黄说:我们先去我家看看吧。他们来到小黄家里,黄爸爸黄妈妈也说:你不是我们的小黄,你是绿色的。
小蓝和小黄伤心极了,流出大滴大滴的蓝眼泪和黄眼泪。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蓝眼泪和黄眼泪又流到一起变成了小蓝和小黄。
小蓝回到家里,蓝爸爸蓝妈妈看见小蓝,高兴极了。亲亲小蓝,抱抱小蓝,说:我的小蓝回来啦。
小黄回到家里,黄爸爸黄妈妈看见小黄,高兴极了。亲亲小黄,抱抱小黄,也说:我的小黄回来啦。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往往阳阳还会要求我再讲一遍。偶尔都能从他口中听到小蓝和小黄的片段。他的东西不见了,有时也会说东找找西找找去哪里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