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姑今年86岁了,眼花了,耳也背了。她有五个儿子,两个女儿。过去,在农村,家家都是多子女家庭,谁家孩子多,因为穿衣吃饭的人多,就更显得贫穷落后,是不被人看好的。但是谁家要是有五男二女这样的人口结构,是别人特别羡慕的对象。用老话说,只有积德行善的人才有可能有这样的福报。我大姑因为此,在我们那一条街上常常被人称赞不已。
我大姑在兄妹六个中排行老大,她用自己的言行很好地诠释了长女长姐和母亲这三个身份。
我大姑自幼聪慧,有思想,有见解。贫穷的生活给了她许多宝贵的人生阅历。在她五六岁时,有一次跟着奶奶到邻村逃荒要饭,讨到一家有钱的人家,那家主人看我大姑漂亮可爱,小嘴说的话很招人喜欢,主人就说想收留我大姑,并且以好吃的诱惑。我大姑忽闪着大眼睛什么都不说,既不反对也没有说同意,只是盯着人家手里的好吃的不移动目光。主人见她可爱,就把好吃的给了她。我大姑接过东西,狼吞虎咽,一扫而光。吃完后,我大姑马上拉着我奶奶示意赶紧离开,我奶奶会意,找借口立刻离开这家。后来我奶奶提起此事说,生活就是再艰苦,我也不可能把孩子送人的。
我爷爷在他50多岁时因为生病突然离世,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我大姑已经出嫁,但作为长女,她依然和我奶奶一起挑起了养家糊口的生活重担。
我爷爷去世时我五姑刚刚会贴着墙站立,还不会独自走路。我奶奶要跟着生产队的安排忙农活挣工分养活家人,我二姑也已经出嫁,我父亲和我三个小姑都还小。那时穷人家里没有自行车,我大姑都是步行七八里路,背着孩子两头跑帮我奶奶照顾父亲和三个小姑。我大表哥和我五姑同岁,后来,我大表哥长大,我大姑在抽不开身时就派我大表哥来我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大表哥在我家一住就是半年几个月,可以说,我大表哥是在我家慢慢长大的,所以,他认识我们村里大半个村的人。
我大姑父也是一个特别友善的人。当时他在县城工作,他和我大姑一样,倾心倾力地帮我奶奶照顾着家。有一次,家里已经用了好多年的铁锅实在不能用了,我姑父听说后,就在县城里买了一口新锅,为了省几毛钱的车费,他硬是背着锅步行四十多里路把锅送到我家里。我父亲每每提及此事,对我大姑父总是充满感激。
后来,我们兄妹五个相继出生。农村已经大变化,农民按人口都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那时,由于生产工具落后,人们种地非常不容易。每到农忙时节,兄弟多的家族都是几个家庭合起来干活,人多力量大,士气也高,所以,活干得有劲,结束得也快。这样的劳动形式是非常让人羡慕的。我父亲没有兄弟,我们姊妹五个尚小,农活基本上帮不上忙。我父亲和我母亲都是要强的人,他们会利用早出晚归的方式,把农活干好,避免落于人后。但一个农忙过后,我父亲和我母亲都会累到精疲力尽,需要经过好长时间的修整才会缓过来。我大姑得知此事后,一到农忙就派我五个表哥来帮忙,我二姑也会派她的两个大儿子来帮忙,这样,我家农田里站满了能干活的大劳力,别人看到,啧啧称赞。用我大姑的话说,我就这一个弟弟,不管什么事,绝不会让他为难。这样的做法,我大姑一坚持就是多少年,直到我们兄妹五个长大,直到先进的农业工具走进农民的生活。
我大姑长女长姐的身份都解释得很完美。她的母亲身份更值得一表。我经常思考该用什么词赞美我的大姑,又觉得什么词都不能完全概括我大姑,她在我心里就是一个哲学家,尽管她只上了一年学。
我大姑智商和情商都很高。她结婚后,邻居家有一个比她小一两岁的女孩,那个女孩还没有结婚 ,她经常到我大姑家串门,和我大姑特别投缘,二人就自作主张拜了干姊妹。还在一次她回娘家时把我干姑带回去认家门。我奶奶一看,偷偷对我大姑说,家里已经有五个闺女了,又认一个,还嫌女孩儿不够多吗?尽管如此,通情达理的奶奶还是热情地接受了我干姑。后来的事实证明,我大姑的眼光是正确的,我干姑非常懂事,由于她晚嫁,我大姑孩子多,她帮了我大姑很多忙。我干姑对我奶奶也非常孝顺,她结婚后,逢年过节和我其他几个姑姑一起回我家看望我奶奶。
我大姑育有五男二女,在农村虽说是福报的说法,但在那个年代养大七个孩子,加上我姑父在外工作,艰辛只有她知道。我大姑性格温婉,在缺吃少穿的岁月里,即使生活再忙碌,再艰辛不易,她也很少拿孩子们发火出气。我表哥们和表姐们是在温馨和爱中长大的,所以,他们也和我大姑一样,性格随和,善良。
我大姑家有两间东平房,我记忆中那是我二表哥三表哥四表哥五表哥的婚房。后来,从我大姑那里也得到了证实。我大姑说,那两间小屋可是家里的功臣,二表哥结婚,在里边住一年多,有了孩子就分家另过,新家就是在老家不远处盖的三间瓦房,以此类推,我的三个表哥都是这样成家另立门户的,直到我五表哥结婚,因为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不用分家另立门户,可以和父母一起生活。后来,生活条件好了,这两间平房被扒掉重新盖了瓦房。
我大姑说,因为儿子多,每结婚一个就要在短时间内分出去一个,不能让孩子在自己身边好好待几年,觉得很愧疚。所以,我每一个表哥刚被分出去的第一个月里,我大姑总是照样把表哥一家三口人的饭碗给盛上,以此安慰自己。
我大姑等到七个孩子都成家后,就卸去了她所有的坚强和刚硬,不再以一家之主而立,忙时忙农活,闲时帮儿媳们侍弄子孙。
人多事儿自然会多,尽管我五个表哥表嫂都很懂事,兄弟们之间也避免不了会有小摩擦。受了委屈的一方总会找我大姑说理,希望我大姑能替他撑腰。我大姑对他的五个儿子说,你们都是一个娘生的,手心手背都是肉,既然有了矛盾,肯定有委屈的一方,我该怎么说呢?替受委屈的申冤,就得罪另一方,这样只会让你们的矛盾加深。你们兄弟之间的事自己解决吧,你们都是吃着一个锅里的饭长大的,我相信你们不会因为一点小事打得头破血流。还有,你们兄弟之间处好了,她们妯娌之间就不会有什么矛盾。事实果真如此,我的五个表哥五个表嫂一直和睦地相处着,一家有事,全员帮忙,邻居们都羡慕不已。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我大姑把长女长姐的处事方式也教给我的大表哥,告诉他作为老大要有老大的模样,想得到弟弟妹妹们的尊重与认可,凡是不要斤斤计较,吃自己人的亏不算吃亏。大表哥牢记我大姑的话,用言行践行着自己的老大身份,处处替兄弟们着想。今年六十多岁的大表哥几年来一直承担着他家族里修理工的角色。谁家的自行车电动车坏了,会直接被推到大表哥家,如果正好碰见大表哥在家就告诉他车娜里坏了需要修理,如果表哥没有在家,车直接放在院子里就行了,大表哥回家后会马上着手修理。他赔功夫还得赔零件,对此,大表哥没有任何怨言。
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回报。前几年,大表哥的儿媳生二胎,谁知一下怀了三胞胎。这可愁坏了大表哥一家,因为他的大孙子才三四岁,这一下四个孩子怎么照顾得完?我的另外四个表哥和表嫂知道了,个个拍胸脯保证帮忙带孩子。当时我大姑已经七十多岁,也重拾针线活,戴上老花镜为三个没有出生的孙子做布鞋。几个月后,三个孩子顺利出生,我大姑为他们做了整整一大纸箱布鞋,春夏秋冬各个季节的都有。于是,一大家人开始忙碌这三个可爱的孩子。今天你抱走带一天,明天我抱走带一天,除了晚上,白天的时间这三个孩子很少同时在他们自己家里。
我五个表哥两个表姐健康平安长大,在我姑父看来,除了他和我姑姑的辛苦以外,还有老天对他们的眷顾。怎么报答神灵呢?当然是烧香磕头了。农村人认为每年除夕夜里12点过后的第一炉香是最好的,我姑父当然不会错过。每到除夕,我姑父一定会在村里的火神庙里烧第一炉香来表达他对神灵的敬仰。我姑父说,礼多人不怪,香多神不怪,希望神灵保佑他家里的所有人。我姑父一辈子为人真诚,坚守信仰,他82岁那年的一个傍晚,他照例喝了一碗米饭,到了晚上,没有任何征兆,没有任何痛苦无疾而终。
今年春节我去看望我大姑,我五哥笑着说,你大姑现在像一个小孩儿,不能看见我出门,几分钟看不见我就打电话找我回家,她说她一个人在家害怕。我说,你小时候肯定也是这样粘着我大姑的,老如小。我五哥开心地笑了,我想,那是一种被需要的满足感。
前几年,我姑父在世时,我大表哥对他的四个弟弟说:“咱爹娘岁数都大了 ,不能只累着老五两口子,每家都给二老准备一间房,咱们轮流照顾吧,也好尽尽床前之孝。”其他几个表哥也满口同意。但我大姑不愿意,她说这个院子是她嫁过来就一直生活的地方,除了这里,任何一个儿子的家都不是她的家。我五哥说:“算了,咱娘不愿意离开这里,不愿意离开我,就一直和我生活吧,我感觉我也离不开她。”就这样,我大姑一直和我五哥生活在一起。这两年,我大姑年龄大了,尤其离不开人照顾,我五哥五嫂任劳任怨,把我大姑照顾得好好的。
我大姑在家孝敬父母,出嫁敬重公婆。良好的家风代代传承,她的儿子儿媳孙子孙媳及孙女,个个懂事孝顺。我大姑现在四世同堂,大表哥家的孙子马上就要结婚了,五世同堂已经不远。
我大姑尝尽生活艰辛,善待了与她有交集的所有人,希望岁月善待她平安健康,让她多看几年这盛世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