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道 | 樂學 | 博文 |約禮|
问:尊敬的王教授您好!我的孩子刚看过您在北大的演讲,回家就背《周易》,不到两周就背会了前四章,几乎一字不错,可是在后来就不行了,他说背着没有用,在说晚上睡觉太晚,太累,怎么办呢?
王财贵教授:一,再看一遍光盘,就知道何谓有用,何谓没有用了。二,以后凡是信心消减了,就再看一遍。有智慧的人,就有福气。有多少智慧就有多少福气。有福气的人,才能读到经典,没有福气,是读不到的。福气大的人,才能读到许多经典;福气小,想要多读也没办法,必然有许多障碍(或从自己而生,或从环境而生)障着他。三,读书做人,都不要太累,但只是尽力。日日念兹在兹要读易经,一年背不完,两年也可以背完。四,最好是参加全天读经私塾,与众多全日读经的同侪在一起,就不会有杂七杂八的想法了。
一味以儿童兴趣为考虑的人,一疑两疑,他教不下去,儿童愈读愈没成就,就真的愈读就愈没味道。这时反过来说:看吧!他没兴趣,逼他读经,是给他挫折,是违反人性。此说通吗?
什么样的学习会有兴趣?最终地说:读经,只是伊伊呀呀跟着念,有何困难的?是最简单的最好应付最容易有兴趣的教育了。尤其如果父母也这样鼓励,老师也这样热情,同学都在读。则将看到这个问题已自然解决了。
所以,我们并不是不知道有这方面的困难。但解决困难的方法,不可以外求,去想些儿童有趣的形式(因为找不到,如果能找到,人间就没有什么困难了,教育就不需要我们那么操心了)。乃是要退回来,努力尽心地求自己的心意,一方面加强信心,增加热力。一方面尽力推广,联合许多家长和老师一起来教。唯此一路,别无他途了。请详思之!
台湾有人提倡一种“快乐学习”的观念,但这种观念只能做陪衬,大家不愿真的拿来用,因为他们是表面的快乐,大家知道:“现在快乐,将来就不快乐。”读经,却是希望现在就达到深度的快乐,将来更快乐,总称为幸福。
以我十年来所见,凡信心坚定,热情饱满,不管三七二十一,埋头就教的人,都教成功了。凡去东想西想,想要有一套什么好的形式的人,都失败了。人生往往因为一时胡涂,以致求成反败,聪明反被聪明误,切要戒之戒之呀。
事情往往是相反的,往往不是有了方法,才放了心。而是有了笃定的诚意,就有了方法。如果没有什么方法,光只是这一颗诚意,它就是万变之源。
——《王财贵65文集 网络回复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