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修复黄河铁的工作一天天的向前推进,这一举动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要对河南采取军事行动的征兆。自古中原地区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素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在历史的长河中,时常上演雄师逐鹿中原的历史剧幕。自抗战以来,日军对中原地窥视已久。
日军的一些军事行动,引起国军高层的观注,因此召开了军事会议。会上有人提岀派岀小股精锐部队,偷袭河对岸的日军,并炸毁日军正修复的黄河铁桥。这一建议颇似现代战争的特种作战,然而这一建议却被主持会议的司令官一口否决了,他固执的认为这样的军事行动,除了损失一些部队外,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他不根据瞬息万变的战场情况,而是坚持军令部下达的战略布署,这一决定为日后的大溃败埋下了伏笔。
一九四四年,春天的黄河岸边爆发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血战。日军在黑夜的掩护下,突破国军精心构筑的黄河防线,长驱直入拉开了豫中会战的序幕。在这次会战中,日军大量使用装甲部队作为突击集群,这个给国军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日军装甲部队推进速度之快,令人震惊。坦克一炮轰开了木制的城门,装甲部队和骑兵并没有做任何停留,而是快速的穿城过。
这一幕让守城的国军看得目瞪口呆,回过神来的团长说:“后续到来的步兵,才会放下身段,发起进攻。”此话一出,部队一哄而散,各自逃命去了。守军未放一枪一弹,拱手把一座城池让给了日军。日军以一天或半天,占领一座城市向河南全境推进。国军的溃败速度之快,一度产生了雪崩的效果。(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