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名字叫《画风》。
课文的标题很有意思,这节课的课前导入也很有意思。
我问。风是什么?
孩子们回答:
窗帘在动,那是风。
郑老师的头发在动,那是风。
冬天里,风一吹,冷飕飕的。
风一吹,树叶落了。
风可以把书吹动。
有一次,妈妈的丝巾从脖子上飘了下来,那是风吹的。
星期一升旗的时候,国旗被风吹得飘起来。
风一吹,我的红领巾也被吹起来了。
还有吗?孩子们努力地想着,后来七嘴八舌地也说了很多。他们的回答都太棒了!
“孩子们,你们都能回答风是什么,你们见过风吗?”我追问道。
“我们刚刚回答的就是风啊!”有孩子抬着头睁着亮晶晶的眼睛很不屑地说。
“你们看到红旗在动,那是风吹动的,可是风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的呢?
你们看见窗帘在飘,那也是风吹动的,可是风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的呢?
还有那些被风吹动的东西,是东西在动,还是风在动呢?”
教室里,静悄悄的,孩子们不说话了。
我给了一个谜语,让大家猜:看不见,摸不着,花儿见它点头,草儿见它弯腰。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风!”那股整齐而洪亮的声音里,透露着欣喜。
“风看得见吗?”
“看不见。”孩子们有点失落地摇头。
“风摸得着吗?”
“摸不着。”孩子们语气更低了。
我请孩子们把教室的窗户打开得再大一点,大家坐整齐,伸出小手,保持安静,问:“有什么?”
孩子们高兴地回答:“有风!”我看到,坐在窗户边的同学,还把手伸到窗口感受。
“风吹从你手上经过的时候,什么感觉?”我高兴地又问。
有的说,凉凉的。
有的说,感觉软软的,很舒服。
还有的说,冬天的风很冷。
我要求到:“你们抓一抓它。”教室里几十只小手就开始腾空向前抓了抓,显得很好玩的样子。
我接着问:“你们抓到了它吗?”
一个孩子首先回答,什么也没抓到。后来很多孩子说:“我也没抓到!”
我笑了笑,说:“风,我们看不见,摸不着,抓不到,可是我们感受得到,它有时凉凉的,有时很闷热,有时又很刺骨,当它来了时候,窗帘会?”
“飘起来。”
“当它来了的时候,裙子会?”
“飘起来。”
“当它来了时候,……”
“也会飘起来。”
“那么风可以画出来么?”
“可以!”孩子们特别自信的回答。
“直接画风吗?”
有个孩子举手说:“通过那些可以被风吹动的东西来画风。”
我笑了。
课文里面的小朋友正是这样画风的。
课后也有几个小朋友把他们画的风给我看。
浅浅吟唱起一首老歌:
每个人心里一亩一亩田
每个人心里一个一个梦
一颗呀一颗种子是我心里的一亩田
用它来种什么 用它来种什么
种桃种李种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