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和胡适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锋,但是两人的对于新文化的主张却南辕北辙,鲁迅想要通过文化的革新唤醒麻木的民众拯救民族于危亡之中,鲁迅的视角基本都是锁定在深刻的社会阴面和人性暗处,而胡适则提倡,文学就是文学,不应该涉及到其它的东西,所以一胡适的笔触基本都是在新文学和旧文学的思辨上面。
胡适在1917年夏天启程回国,当时他就表示过:“二十年不如政界,二十年不谈政治”,也正因此,他在回国之后立即就接受了北京大学的聘请,去那里做了几年的教授,认真的做学问。但是新文化运动争论是主基调,互相发文回击对方,所以胡适自然也避免不了,他也陷入了争论当中,胡适因为深受英美文化的熏陶,他所倡导的新文化新世界观实则就是但是美国式的社会,胡适将这种替代当时旧社会的新社会塑造的相当完美,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尤其是年轻人,对胡适崇拜仰慕非常,加上胡适长的又非常帅,简直迷倒万千少女。
对此鲁迅则是不屑一顾的,他对胡适提倡的这种完美社会始终持怀疑态度,因为在鲁迅眼中任何的完美社会都是扯淡,他不相信有这样的完美,从这个角度来看,鲁迅和胡适的思想倒很像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
在思想上和作品里,鲁迅更像是现实主义,胡适更像是浪漫主义,但是在真正的行动上,胡适则要比鲁迅实际的多,鲁迅对政治很不以为然,只是选择不停的写文章,将自己的深刻认识发表出去,但胡适却是实践者,他做了大学校长,在学界和政界当中不停穿梭,两人就像是两个处在不同空间维度的线一样,不管如何蜿蜒就是无法重合,但是他们的终点又都是一样,都是希望国家更公平,社会更有正义感。鲁迅与权势完全合不来,这也是他选择以手中之笔去做一个正确引导的原因之一。
鲁迅是个号称革所有人命的人,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不计较自己的得失。与权势合不来可以说明这一点,另外一件事,鲁迅曾是“左联”的“盟主”,但是后来鲁迅却和左联决裂了,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大的矛盾还是鲁迅性格中的坚持和对权势的怀疑。鲁迅的朋友不多,与他这种“革所有人的命”的性格也有很大的关系。
胡适就一直在为自己的理想社会而奔波,鲁迅则是对这种自由梦的感受不那么深入,但是在鲁迅的眼中同样倡导着自己的理想世界,否则他也不用那样的去批判,可以说,不是鲁迅不相信完美社会,只是他对完美社会太过于苛刻了,而且他所希望的完美不是靠笔写出来,而是应该亲眼所见,亲身所感。但是显然在民国那样的社会当中,他是没有机会做到这些,因此也就只剩下了批判。
说到底,鲁迅还是一个现实主义的人,他希望能够看到真真切切的希望,而不是像胡适所勾勒的自由之梦,在当时民国,胡适在政界和文学界的频繁出入,影响力或者在别人眼中会比鲁迅高看一眼,但是从作品的广泛性上而言,胡适是远不及鲁迅的,尤其是作品对于未来的影响,因为鲁迅的作品大多都是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度剖析,所以直到今天,鲁迅的作品依旧有着极高的影响力和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