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图与色彩,是史前陶工专注的问题。
中国史前彩陶的风格,在色彩与纹样上,集中体现在红与黑双色显示纹样和二方连续式的构图上。
绘制彩陶的陶胎一般显色为浅红色,绘彩的显色为黑色,黑红两色对比强烈。有时也会先涂一层白色作地色,黑白两色对比更加鲜明。
陶器自显的红色,成为画工的一种借用色彩,这种借用红色的手法,是一个奇特的创造,它较之主动绘上去的色彩有时会显得更加生动。
彩陶黑与白的色彩组合,很容易让我们想到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的“知白守黑”的理念。
“知白守黑”,出自《老子》,所谓“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主要以墨色表现的中国画就是这样,未着墨之处也饱含着作者的深意,观者细细品味,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从艺术形式上考察,彩陶的二方连续式构图就是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二方连续是用重复出现的纹饰单元,在器物表面一周构成一条封闭的纹饰带,它是图案的一种重复构成方式。纹饰无休止地连续与循环,表现出一种无始无终的意境。
彩陶上的纹饰,其实是一种适形构图,所谓适形构图,就是适合陶器表面的,有一定弧度又是封闭的构图。
彩陶图案的二方连续形式是一种没有开始、没有终结、没有边缘的非常严谨的秩序排列,表现出连续中的递进与回旋。 这是说的陶工的意境,也就是说彩陶的艺术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