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句话,令人开心一笑:“仗义都是屠狗辈,胡搅蛮缠诉讼师”。
(01)
历史上出身屠狗而仗义留名的不是太多,有战国时代齐国的聂政,镇关西的郑屠,猛张飞的张飞,汉军猛将樊哙和大力士朱亥,今举两名较为出众的义士为例:一是樊哙。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史记》卷九十五《樊哙列传》。“舞阳侯樊哙者, 沛人也,以屠狗为事。” 张守节正义:“时人食狗,亦与羊豕同,故哙专屠以卖之。” 后遂以”屠狗“指宰狗。后亦泛指出身低微者,或位卑的豪杰之士。后樊哙在吕后的庇护下得以善终,但儿孙凄惨。
另一位屠狗出身仗义之士为朱亥。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朱亥是战国末期魏国首都大梁(今河南开封)的一个屠狗专业户,同时是一个大力士。朱亥后来在侯嬴推荐下结识了魏国公子无忌即信陵君。为协助信陵君用盗取的兵符解救赵国,朱亥用40斤铁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当场锤杀了晋鄙,夺取了10万大军的兵权,信陵君因而在邯郸大破秦军,解了赵国危险。李白曾在《侠客行》中有诗云:“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突出歌颂了朱亥的英勇无畏。
西汉刘向《列士传》记载,朱亥奉魏王之命献玉璧给秦王,秦王大怒将朱亥放到虎圈中,朱亥怒目瞪虎,眼角崩裂,血溅老虎,老虎吓得不敢动。朱亥被秦王扣留,见回国无望,便撞柱自杀,但柱断而不死,只好自己掐断自己的喉咙而死。刚烈悲壮,真英雄也。
(02)屠狗的用典示例
唐,张说 《王氏神道碑》:“王侯无种,屠狗起於将军;战伐有功,烂羊超於都尉。”
清,李世熊 《病怀》诗:“白草黄沙千万里,看人屠狗尽封侯。”
清,龚自珍 《湘月·壬申夏泛舟西湖》词:“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
清,黄遵宪 《忼慨》诗:“到处寻屠狗,初番见橐驼。”
傅尃《甲寅元旦》诗:“深杯自倒无妨醉,屠狗当时几辈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