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省油的灯
在读《水浒传》的时候,梁山从弱变强,人丁越来越兴旺,最终凑满一百单八将,数万人马。可是在梁山发展过程中,一部分人主动要求上梁山,一部分人是被逼上梁山(被官府逼迫还是被梁山逼迫就不讨论了),无论是怎么上梁山的,只要上了山,入了伙之后,一直到梁山征讨方腊之前,几乎没有主动想退出的。
但有一个人,他是梁山的元老,在梁山发展过程中,因为梁山的变动,他就萌生了退意,虽然被勉力劝了回来,但是在征讨方腊出征前,他终于得尝所愿离开了梁山,这个人就是入云龙公孙胜。
公孙胜是一个道士,不好好修道,偏偏想搞一些杀人放火的勾当,所以他找到了晁盖劫取生辰纲。在抢劫的过程中,晁盖是大哥,吴用是谋主,刘唐和阮氏三雄是打手,白胜是引子,那么公孙胜做了什么呢?他提供了一条重要情报,生辰纲的运送路线。凭此重要信息才能让吴用设计谋划,为成功抢劫提供了强大助力。从这也可以看到,关键信息无论在古代和现代,都是重要资源。
有了这份功劳,再加上公孙胜法术精湛,江湖声望较高,他上了梁山之后,排名相当靠前,林冲火并王伦重排座次,公孙胜排名第三,后来宋江和卢俊义先后上山,公孙胜排名第四,他始终处在梁上最高的领导层。而他的职责范围也相当重要,担任梁山机密军师,那管理的可都是梁山见不得人的情报,此外公孙胜还是梁山法术系一哥,所有斗法的工作都由他上阵。
要资历有资历,要地位有地位,要本领有本领,公孙胜在梁上混的绝不算差,可是他却在梁山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想走,这是为什么呢?公孙胜提出下山的理由是,看到宋江接来宋太公后,他也思念家中老母和师傅,这是一个晁盖和宋江都无法拒绝绝的理由,在走之前公孙胜也定下了归期,说三五个月就回来。
不过真实的情况是,公孙胜这一走就没了踪影,后来再宋江派戴宗去找公孙胜的时候也比较有意思。在攻打高唐朝的的时候,宋江和吴用有过这样一段交谈,宋江说道:“前番戴宗去了几时,全然打听不着,却那里去寻?”这说明什么?说明宋江之前戴宗去找过公孙胜,没找着。这回是不找不行了,必须找到,所以又派戴宗去找。戴宗的表现也比较耐人寻味,平时行动都是自己使用神行甲马,这回偏偏就要找一个伴,这个伴又是宋江的头号打手李逵。
之前戴宗找不到公孙胜,这回带着李逵就找到了,宋江没事的时候,找不到公孙胜,宋江遇难了,就找到了。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公孙胜对于宋江保持着持续关注,也说明戴宗很早之前已经知道公孙胜的去向,甚至还跟公孙胜有过交流,他清楚公孙胜的需求,要宋江提高价码,给足面子。所以戴宗带着李逵找公孙胜的时候,本质上就是一场走秀。
当戴宗和李逵找到公孙胜时候,公孙胜不想回去,理由是老母需要奉养,师傅不让下山。为了不让梁山人找到他,公孙胜甚至改名为清道人。这个理由成不成立呢?其实很站不住脚,当初你劫生辰纲时,不需要奉养老母?罗真人同意你下山抢劫?既然当时这些都不是理由,为什么现在又提出来了?
戴宗又说宋江等人遭遇危机,只盼公孙胜援手,但是公孙胜仍然以上边的两个理由拒绝,兄弟情义也不好用。后来戴宗再次强调,公孙胜才说容后再议。戴宗第三次表达形势危急,需要公孙胜出手的时候,公孙胜才勉强带着戴宗李逵去找罗真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梁山在公孙胜心中的地位并不是那么重要,如果真有什么兄弟情义,公孙胜大可以先救人再回家。同时,也看到了公孙胜在和戴宗博弈的过程中,始终牢牢占据着主动。
罗真人再把李逵一顿虐之后,终于松口让公孙胜下山了,但是有个条件。罗真人叫公孙胜“逢幽而止,遇汴而还。”这个看似道法真言,其实考虑到当时的国家形势也很好理解,幽州是大辽的地盘,汴梁是北宋的首都,公孙胜在这个区域内活动,风险较小,再往南边的方腊,罗真人虽是修道之人,也知道方腊不好惹,所以说了这么一句话,即能保证公孙胜在安全范围内活动,又为日后离开梁山埋下了伏笔,不得不说公孙胜师徒俩真是老奸巨猾到了极点。
那么公孙胜为什么要这么和宋江演戏呢?这就得说说当时梁山的权力格局变动。公孙胜离开梁山的时间点,恰好是宋江集团上山后,梁山权力框架发生剧烈调整。宋江一上山,吴用风向渐转,原有头领的旧时功劳一笔抹去,排名打乱,虽然公孙胜仍然是山上第四把交椅,但是他清楚的看到晁盖集团面对宋江集团,两边实力差太多,梁山肯定会面临新的权力洗牌。
公孙胜没有迂腐到死保晁盖的地步,所以宋江一上山,公孙胜就离开了梁山。如果宋江不在意公孙胜,他大可以继续修道等待机会,如果宋江遇到危机,这时候公孙胜再回到梁山,他的地位无疑会更加巩固。这招以退为进,让公孙胜处在十分有利的地位。
高唐州一役,因为公孙胜的到来扭转局势,救出了梁山的前期金主小旋风柴进,公孙胜回到梁山,也不提什么回家侍奉老母,陪师傅修道的事了。宋江从此之后,也认识到公孙胜的最重要性,两边的默契由此建立起来。后来梁山排座次,那个石碑,以及各种天命论,不用想都知道,肯定和这个掌管机密的军师脱不了的干系。
公孙胜的第一次从梁山出走,可以说是以退为进,但是到了梁山后期,公孙胜是真的不想干了,所以在梁山征讨方腊前,公孙胜便跟宋江说起,当时他回到梁山时的诺言,师傅有命,让他回到京师后便要回去修道,奉养母亲。宋江之前有过诺言,所以也没法反悔,就这样公孙胜这个梁山元老,成为第一个主动退出梁山的人。
当然这次离开的理由和第一次理由都是侍奉母亲,陪师傅修道。这一次的理由一样站不住脚,真实的理由是公孙胜看明白了,朝廷让他们狗咬狗,梁山归顺朝廷后,先打辽国,再打田虎,又打王庆,现在又准备打方腊,天下四大寇,没费朝廷多少力气,基本收拾的差不多了,即使干掉了方腊,梁山还能剩下什么?公孙胜看的清楚,想的明白,所以不跟宋江玩了,江湖太险恶,还是继续当道士吧。
从打劫生辰纲我们可以看到公孙胜绝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到后来,他上了梁山巩固位置,施展权谋手段,他也绝不是一般角色。梁山于他而言不过是施展手段的舞台,实现野心的战场,甚至可以说是他入世修行的平台,但绝不是为了什么兄弟情义,替天行道。两次离开梁山,都能够进退自如,这份心机和手段,放眼梁山也是罕有敌手,他才是梁山上真正的权谋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