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思维去看,会看到1000钟面貌;一个问题用不同的思维去解决,会收到1000种以上的结果。有一些思维方式是经验证过的有用,相见恨晚,恨不得早点培养。
1、聚焦思维
伸出你的五根手指,用它去推一个你讨厌的东西,看看能推多远;然后,再将你的手指紧紧地握成拳头,在去推这个讨厌的东西,这次看看能推多远,这个物品是否有损坏?从力量来讲,拳头会比手掌要有杀伤力,能直接捶向一个事物的痛点。如果将拳头比作“聚焦”的话,那么手掌就是“分散”,聚焦的力量不容小觑。
以我的亲身经历为例,以前的我,认为人在职场就应该多学一些东西,多做一些东西,所以前几年的时间,学学这,学学那,有很多和工作不相关的东西学了很多,一直以为技不压身,多学一点无妨,还能丰富知识体系。但是在任何事物都不专精的情况下,就涉猎很多领域,无异于浪费时间,因为点是分散的,没有朝向一个具体的目标,这画一个点,那画一个点,分散的点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也就形不成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而“聚焦思维”是要求你以一个点为中心,不断在这个点的周围做功课,渐渐的把点变大,成为一张纸上最有辨识度的点,成为自己最核心的东西,只有自己有,别人没有。举个例子,如果你是做文案的,可能会涉及到新媒体运营,那么这个领域很广,有文案写作,有媒体运营,有视觉展现,还有用户研究……当然,多面手是很多公司需要的,但是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一个写文案的又要亲自操刀做设计,那么关于文案的研究工作该怎么办?如果一个做设计的来写文案,那么能否把这个事物写的动人心弦?不排除两个方面都做的好的人,但是大多人做不到这样,毕竟术业有专攻,在一个领域能到一定的水平就需要付出很多时间,做容易,做好不容易。
所以“聚焦思维”提醒我,做事不要贪多,把一个领域研究透,就是自己最大的核心竞争力。所以为了在文案领域持续的提高,我开了一个垂直于“文案”的微信公众号:文案这些事儿,专门拆解爆款文案,并分享一些文案的套路,通过这种总结梳理的方式,帮助自己在这个领域持续成长。
2、倒逼思维
个人觉得这是一个以终为始的思维,当我们设立一个目标,不知道从一开始该怎么做时,就去从结尾开始想,比如,我想出一本关于文案写作的书籍。这个目标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开始设立这个目标时,我整个人是懵的,不知道该怎么如何开始?
这时,如果把这个目标倒过来想,我该怎么办呢?从结尾到初始逆着想,一共会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出版--校稿---修改---审稿---初稿---写每一章节的内容---写大纲---积累素材---选题。所以倒着想完之后,我就清楚了,现在的首要任务是选题,也就是想写哪方面内容,这是十分关键的一步,决定了后续的事情走向,是决定写销售型文案还是写其他型文案,所以接下来,再进行一下调研,看看市场同类产品是怎么样的,根据,自己的优势领域来确定选题。
倒逼思维就好像多米诺骨牌,从尾端向前推,顺势而为,顶端自然的就能被征服。
3、差异化思维
这个思维方式不仅仅是一种思维,还是一种市场营销的方式,只有和竞争对手产生差异才能在市场取得一席之地。对于人也是这样,千人千面,很多事情,不在于你做的比别人好,而在于“不同”。
之前和一个从奥美出来的前辈聊天,问她在奥美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她说的是乔布斯的那句话“Think different”,正是因为Think different,乔帮主去印度灵修,没想到这次灵修为他在设计苹果产品时奠定一种简约自然的基调。正是因为Think different,马斯克成为了硅谷钢铁侠,特斯拉,spaceX一个个惊人的产品上市,一次次的颠覆着人们的认知。这些人离我们很远,但是“Think different”可以离我们很近,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做不一样的烟火。
我们可以因为“Think different”去写出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文章,可以去拍出一个个角度不同的短视频,可以告别朝九晚五的生活和每日的挤地铁,去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的地方旅行;生活千篇一律,而每个人却有不一样的精彩,角度不同,不同人生。
思维方式就像一条路线,它有自己的轨迹,当我们遵循轨迹行走,塑造自己的同时,塑造了生活。
如果对你有启发欢迎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