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此刻的你是否曾同我一样迷茫无措
大一临近结束,一年的时间过去, 感觉收获的还没失去的多。
不甘于平凡却又不去改变平凡,想自律却又没有毅力坚持自律。
月度计划坚持了一周就被搁置,沉迷的是手机是小说是堕落的温床。
看了一会鸡汤打了一下鸡血没几天又恢复了。
无事可做的时候突然自己扪心自问了:我把我的大学生活过成了什么样?我把我的人生活成了什么样?这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
三年奋战,一朝高考,没有考出自己所希望的成绩,没有来的自己所想要的大学。一度觉得自己的实力不在于此,自己不甘心却又没勇气复读。到了大学,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归属感,在学习上又是一周复习一学期备考的趋势。经常反省自己却又下不定决心来改变现状。坚持自己的每日常规却又因为懒惰和各种给自己找借口一步步放弃。每次给自己立的flag似乎从没完成过。最重要的莫过于其实很多自己能做到的却都没有做到,这个才是很让人焦虑了吧。
各种果,真的都是自己种下的因造成的。想改变现状,不能相信一蹴而就,不能相信一步登天。在这个社会,我们可能都习惯了焦虑,羡慕别人的成功,羡慕别人的优秀,想让自己飞快地成为自己想要的那个人。
殊不知,任何的一种结果都是存在一个过程的,如果你害怕你坚持不下去,那从“小”开始吧。
给每日的自己定一个自己必须完成的小目标,哪怕小到再细微,都一定要让自己完成,而往往这种话很小的小目标,到最后都是能完成的。
我自己在这条路上就是这样贯彻并坚持的,哪怕有时候觉得进步的缓慢,但内心很踏实,没有去渴望一下就能到达的成功。一步一步地来让我很安心,从而将习惯坚持,并且有勇气开始将每日目标1个变成2个,根据时间变化一步一步增加,每一天都有不一样的新进步。
这个对于每个想要改变的人来说,都是不难的一步,比如如果你想改变英语的现状,先从每天记单词开始,一开始怕完不成的话,不用定很多,等到坚持了一定天数。自己完全没把记单词这件事当做累赘,而是一种兴趣,让自己有成就感了,那么可以慢慢增加。同时在兴趣和成就感增加的时候,开始把第二步目标往口语或阅读上放,量先少(少才有勇气坚持)然后量多(单词稍稍减少一点,口语或阅读偏重点,所以练习的要比其他多些)最后一定量(不多不少,能使所有目标保持在一定能完成的量),然后将这个量保持常规。
这个套路对于其他科目或者技能学习同理,任何改变多晚都不算晚,最晚的恐怕是没有一颗想改变的心了罢。当然日常小目标的坚持离不开自律,要是怕自己不够自律就找个小伙伴一起,互相监督,互相进步。
大学期间的迷茫无措很正常,可能是对本专业不感冒也可能是对未来方向的不确定,与其什么都不动手,还不如考虑考虑泡泡图书馆,去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方向。多了解多涉猎,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在有一天终能厚积薄发。也可以在业余发现自己的擅长所在,或者自己感兴趣的,比如我喜欢绘画、书法、篆刻印章、篮球、数学┄┄可以在自己学习静不下心的时候做些自己喜欢的,以免又是拿起手机刷动态了。(说的实在有点简单了,之后会想专门写一篇文章来说明一下)
“ 愿以后你的遇见都配得上你的运气,你的得到都配得上你的努力。”
写作小白,最近练手中,欢迎提建议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