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天分别看了《摔跤吧,爸爸》和《银河护卫队2》,非常美妙的感官体验。从几个月以前就从网上得知了《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还跟朋友那要到了资源,无奈分辨率低了点,还是忍住没看,这一忍便忍了几个月。《银河护卫队2》算是惊喜,本来只想去电影院感受一下特效的刺激场面,没想到无论剧情还是制作都属上乘,好比本来想去吃一碗拉面,最后还吃了一盘红烧肉。
今天想说说这部《摔跤吧,爸爸》,不是影评,不评价电影如何。真正让我想说的,是在豆瓣上看到一种观点,让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本来对一部电影所体现的情怀,见仁见智,但是为了这种观点不误导更多的人,我还是得为男神辩解一下。
从表面剧情上来看,《摔跤吧,爸爸》似乎是一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电影。阿米尔汗主演的爸爸年轻时曾是印度国家摔跤冠军,因生活所迫放弃摔跤。他希望让儿子可以帮他完成梦想--赢得世界级金牌。结果造物弄人生了四个女儿,本以为梦想就此破碎的阿米尔汗却意外发现女儿身上的惊人天赋,看到冠军希望的他决定不能让女儿的天赋浪费,像其他女孩一样只能洗衣做饭过一生,再三考虑之后,与妻子约定一年时间按照摔跤手的标准训练两个女儿:换掉裙子 、剪掉了长发,让她们练习摔跤,并赢得一个又一个冠军,最终,为印度赢得第一枚女子摔跤金牌。
简单的励志故事,如果这就是你看到的全部,那你无论花了多少钱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那我觉得你这钱花的有点冤枉。
偏偏花冤枉钱的人很多,很多影评说从电影里看到父亲对女儿的压榨,为了完成父亲的理想,女儿被迫减去长发,牺牲童年无忧无虑的时光,每天只有艰苦的训练和暗无天日的明天,就算最后她们取得多么伟大的成绩,都是可怜的。
我写过一篇文章说过不要做董卿父亲那样的
父母,如果这部电影是一部国产电影,或者欧洲哪个国家的电影,那这的的确确是一部不值得推崇的电影。
可它是印度电影,可它是伟大的阿米尔汗主演的电影。
在中国,如果有父母为了自己的梦想强行安排子女的人生轨迹,像电影中的爸爸一样,那绝对是该讨伐的暴君。可是在印度,你们知道女人的地位和命运么?
印度这个12亿人口组成的大国,每22分钟就会发生一起性侵,而性侵、强奸、谋杀、家庭暴力、堕胎、拐卖女性和切割女性生殖器在这里成为了显示男权的象征。在新德里,每18分钟就发生一起强奸案,甚至有了“强奸之都”的恶名。
印度女人地位之低,恐怕就连我们的封建社会都不及,一个女孩几乎是通过自己的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条途径的。女孩儿从出生起,她的命运就一定被决定了,从事繁重的劳动直至十四五岁,结婚之后继续从事繁重的劳动。
在印度的传统家庭,即使天气再热,也需要穿着传统的纱丽。
在印度,如果穿得过于“暴露”,会被认为是对兄长或者父亲的一种性暗示。在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是女性的错,穿着暴露女性错,言行不端女性错,甚至作为女性来到这个世界,本身就是错的。
如果这个世界上还有奴隶的话,那就是印度的女人。
在印度,女儿从一出生就被认定为是“赔钱货”,女人出嫁需要准备足够的嫁妆才能嫁的出去。对,你没看错我也没说错,是女方出够足够的嫁妆才会有男人来娶。女人结婚时,如果丈夫对嫁妆数量不满意,会经常打骂妻子。沉重的精神压力使许多女子被迫自杀,不少穷人家的女儿因无力置办嫁妆只能终生不嫁。如果嫁妆不好,嫁过去的女性往往会受到虐待甚至被杀。
在阿米尔汗的经典作品《三傻大闹宝莱坞》里拉杜的姐姐就因为没有嫁妆一直嫁不出去,我想大家都有印象。
在全球的大部分地区,父母剥夺女孩梦想的权利是为法西斯式的暴政,是口诛笔伐的对象。可是在印度,当阿米尔汗狠心剪掉女儿长发的那一刻,他为的更多的是自己的女儿。
当两个女儿在参加14岁同学的婚礼哭诉父亲的霸道时,那个14岁的新娘说自己无比羡慕,因为她们可以有一个愿意改变她们人生的父亲,而不是像自己一样,嫁给一个素不相识的男人。如果都无法选择自己的人生,那这种通过自己的努力而争取来的人生,是否会更好一点呢。
阿米尔汗曾在《三傻大闹宝莱坞》里痛斥过争第一的理论。在教授那番“鸠占鹊巢”的演讲中,兰彻大为不满,并在日后通过乔伊的死希望教授改正他的观点。这部电影看似是一部励志的片子,可是真正的重点却是在批判印度社会对于学生的高压。
在一个学生会被他们不可能完成的课程逼得自杀的国度,《三傻》提供了希望。
影片中的学校原型为印度理工学院,是许多印度人从十来岁起就被灌输的信念——考上了这所大学,他们的阶层、背景、社会关系都不再重要,仅凭一张毕业证就能立足社会。于是为了这张文凭,孩子们变成了一台高压下工作的机器,大多数人变成了那个满嘴价格标签的市侩男。
当然,很多人只在电影里看到了友情,以及记住了那句口音颇重的“All is well”,因为不理解,也就看不到“兰彻”的良苦用心。
在《摔跤吧,爸爸》里,阿米尔汗好像亲自推翻了他自己的观点,亲口对女儿说这个世界上只能记住第一名,第二名毫无疑义。于是有人断章取义,拿着这段话大加批判。
如果不被人理解,真的很可悲。
忘了阿米尔汗后面的话了么?他说只有得了第一,才能给千千万万的印度女孩儿以希望,让她们有朝一日摆脱只能洗衣做饭的命运。这个差点让我感动的热泪盈眶的人,却被人拿出来踩在地上践踏,真是浪费了阿米尔汗的情怀。
所以一件事、一个人,还是应该放在它本身的环境下去看,“何不食肉糜”这种话,只适合白痴。
说点无关的吧,就演员本身来说,阿米尔汗作为印度国宝级男演员真不是虚名。为了演这部电影,他先狂吃成200多斤的胖子,拍了老年的爸爸,然后疯狂减肥健身,拍了减轻的摔跤手。记者问阿米尔汗为何不用道具而一定要吃那么胖,他说如果用道具感受不到胖子的感受,没有感觉,作为一个演员,那样不好。记者又问为何不先拍年轻时再拍老年发福,他说怕先拍了年轻时的爸爸便没了动力再减回来。
这就是一个受人尊敬的演员的敬业态度。
最近在追《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缺点也是很多,可是大胆的剧本和一堆老戏骨硬是让我们看到了一部良心剧。
但是这部剧好像年龄段仅限于中年往上,很多年轻人都不会去看,为什么?因为没有小鲜肉呗,因为没有小花旦。一堆老演员,太土了。
除了政府的公务人员,绝大多数的年轻人恐怕对政府部门的分类和干部的级别并不太了解。很多人搞不懂检察院和公安局有什么区别,也没多少人弄的明白处级、厅级、局级都是什么级别。
越剧无数,可全是傻白甜和小鲜肉,其他一概不知。不知道这是谁之过。我再说一遍,广电总局脑残事儿干的不少,限韩令的确是为数不多正确的举措。
海燕们呐,能不能长点心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