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家孙思邈说过:"若要小儿平与安,常带三分饥与寒。" 让孩子们用心感受与体验生活,而不是栽培温室的花朵,他们就多一份体验,更能茁壮成长。
在克服恐惧和困难方面,孩子的潜力往往是惊人的。风靡一时的巴学园,曾经发生过两件事:
一是七岁的小豆豆想带患了麻痹症的高桥同学爬上树看风景。她使劲地用手拉梯子上的高桥同学,一想到高桥同学的渴盼,她简直拼了小命,恐惧被抛之脑后。
二是为了破除怕"鬼"的思想,校长组织一部分同学去墓地装"鬼",其他同学去看"鬼"。结果,许多同学还没到墓地就害怕得跑了。而墓地上装"鬼"的同学,半天没看到人来找,自己也吓哭了。
同学们一看,"鬼"自己也会害怕,反而开心地笑了。装"鬼"的同学看看装扮,再看看同学,也破涕为笑了。有了这次的体验,全班同学经过坟墓都不害怕了。
孩子们的天性,千百年都没怎么变,需要改变的是我们与时俱进的引导。
比如打针,很多小朋友都恐惧不已,看到穿白大褂的就大哭。事实上,在我们的童年印象中,打针的痛感远不如对它的畏惧。
换句话说,因为没有得到合适的疏导,孩子们被吓着了。家长如果焦虑,更容易放大孩子的恐惧情绪。
我女儿芊宝在这件事上,也经历了小波折,现在能应付得很自如了。
虽然芊宝是母乳牛奶混合喂养,但因为身体底子好,所以三岁前没打过吊针。三岁零一个月,她咳嗽了一段时间后,被诊断出支气管肺炎,需要打几天吊针。
我事前跟她沟通:"宝宝乖,你现在身体生病了,要治好就得打针,不然不容易好。打针有点疼,就像被蚊子咬了一下。妈妈觉得你很勇敢,你试试看能否忍得住不哭。如果不能忍,哭出来也没关系。"
虽然说的话既有鼓励,也留了余地,可毕竟是她第一次打,而且爷爷奶奶也都在,大人们明显有些焦虑,因此芊宝哭闹着不肯打针,最后还是我抱在怀里按着打完的。
为了避免她再次被扎,我们使用了留置针。这件事情处理得比较好,我语气轻松地跟她沟通:"宝贝,我们有了你手上的留置针,就不用再扎针了。不过,我们吊水时不能乱动,否则跑针了要重扎。睡觉时也不能抓留置针,不然跑偏了会出血的。"
芊宝懂事地点点头,接下来五天坚持不弄湿手。而左手不能触碰留置针引发的不适,她克服得很好。连晚上睡觉手上带丝袜,她也相当乖顺地配合。
在这么好动的年龄,她能表现如此,我心里为她点了一万个赞。
时隔一年,又要打预防针了,为免兴师动众,我一个人带她去。等她兴冲冲地跟我走到楼下,我说:"宝贝,我们今天要去打预防针喔。" 然后,观察她的反应。
芊宝果然不乐意,喊着说:"我不去打预防针。"说着,就不肯挪动一步路了。我若无其事地往前走,边说:"打针有点疼,就像被蚊子咬一下那样疼。妈妈觉得你长大了很勇敢,能忍住不哭。如果觉得忍不住,哭出来也没关系。还有你可以跟阿姨说,请轻轻地打呀,这样就更不疼了。"
小姑娘歪着头想了一会儿,又看我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也就紧跟了过来。一直到门口,她都没再哭闹。
进去以后取了票,她玩了会滑滑梯,然后就到我们了。小家伙真的跟医生说:"请轻轻地打呀。" 医生夸她:"好的,你真棒。"
接着她自己脱下衣服,一直到针扎进去,她只是嗯了一声,全程有图片再无声音。打完后,医生又表扬了她,我也赞不绝口。她呢,高高兴兴地去玩滑滑梯了。旁边的大人,也流露出赞许的表情。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免不了磕磕碰碰。可正如«摔跤吧,爸爸»所说:吉塔,爸爸可以帮助你,但不可能每次有事情都会出现,你要靠你自己。
我们能教孩子建立看待世界的坐标系,也能告诉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孩子的引导越合理,孩子的抗压能力就更强。
帮助孩子克服恐惧,既需要耐心和同理心,更需要家长的智慧,不断调整方法,你的孩子也能拥有良好的忍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