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达尔文的进化论被普遍接受以来,人们就一直致力于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探究自身的起源问题,学说四起,其争论也从未停歇过,当前最被认可的主流派系大致是两个:多地起源说和单地起源说。
多地起源说和单地起源说的主要分歧在于对现代人的发源地的不同见解,前者认为现在分布于全球各地的现代人是由当地的直立人进化而来,而后者则认为所有现代人都是由数万年前由某个地区迁徙出来的智人的后代。
单地起源说里最主流的是非洲起源说,认为现代人是由距今5万至20万年前从非洲迁徙出来的智人发展而来的,而在此之前已经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古老型人类被非洲智人的后代替代。
当前的非洲起源说明显是处于优势的,也得到了绝大多数相关领域专家的支持,但总有不同的声音存在,有人试图寻找更多人类多地区起源的证据,这是非常好的事情,怀疑本身才是学术进步的推动力,前提是,不要掺杂太多主观意愿才好。
多地起源说认为现代人是由几十万年至上百万年前就已经分布到世界各地的古代直立人演化而来的,但多地起源说关于古代直立人的最早发源地也是存在分歧的,一类说法是非洲起源,一类说法是其它地区起源。
其中非洲起源认为,500万年至15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非洲)是人类的祖先,在150万年前,直立人走出非洲,自此便开始在世界各地独自进化,包括海德堡人(德国海德堡)、北京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和爪哇人(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等,并适应当地的环境,直至发展出现在的各个不同的人类种群。
也有人认为最早的古猿生活在东亚地区,由东亚地区向世界其他地区扩散,并在世界各地独立发展出现代人类,但这种学说在全球范围内还缺乏广泛的支持者,研究还有待深入。
中国的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一直致力于中国本土的古人类研究,其中很多人支持多地起源说,并且通过考古发现已经形成了一个较完备的人类进化链条。众所周知的北京猿人,也作为现代中国人的直系祖先之一,被写入过中国历史教科书,但是,这个研究结论现在看来似乎并不可靠,并且在分子遗传学上遭到了严重挑战。
1990年代,中国遗传学者陈竺和美国得克萨斯大学人类遗传学中心的科学家金力的研究支持“非洲起源说”,指出现代亚洲人与亚洲古代的直立人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
上述理论主要是基于对现代人群线粒体DNA和Y染色体的测序分析得到的。他们认为,在10万年前至4万年前之间的东亚地区,事实上存在一个化石“断档”期,即这一阶段的人类遗址非常少见。大约距今6万至4万年前,发源于非洲的智人到达中国南部,并逐渐取代了亚洲大地上的古老型人类(直立人),包括北京猿人的后代,并繁衍出了现代的东亚人。
尽管关于现代人进入东亚的路径尚有较大争议,但大部分遗传学家已经接受这一观点。但这个观点遭到了中国考古学界的普遍抵制,如果这个学说成立,相当于否定了此前中国古人类学关于中国人起源的数十年的学术研究。
为了解决这两种学说的矛盾,一些中国古人类学家如吴新智等认为,与基因证明相比,化石证据更重要,因为它们更直接,于是提出了“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中国人起源模型。他们坚持认为,从以北京猿人为代表的直立人到现代中国人,中间没有间断,是河网状不断推进附带少量杂交而来的,因此中国的现代人类起源于本土的早期智人。
这种妥协之后的学说似乎比先前的论断更合理一些。但是后来兴起的全基因组的DNA测序技术又对此种模型又提出了新的挑战。
从最新的DNA研究发现,现代人的祖先早在10万年前就与尼安德特人有过基因交流,而尼安德特人是在70多万年前与现代人的祖先分离的一个人种,40万至60万年前出现在欧洲地区,7万年前遍布于欧亚大陆并于4万多年前灭绝的古老人类。之所以提到尼安德特人,是因为现代东亚人的DNA中同样含有2%左右的尼安德特人的基因贡献。
也就是说,东亚人的祖先必然也同尼安德特人有过基因交流,那么这个交流必然是早于尼安德特人灭绝之前的,也就是说这件事是至少发生在四万年前的。但至今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尼安德特人曾经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这种基因融入,更可能是由我们的祖先从其他地区带入到东亚地区的。
如果现代人的祖先都是来自非洲,那么走出非洲的最早时间点可能要早于10万年前,或者说,在过去的10万年的时间内,现代人的祖先可能先后多次走出非洲,并且在不同的区域与不同的古老人群进行过基因的交流和融合。
事实上,从对人类的全基因组DNA测序来看,人类的演化和发展可能并不像过去古人类学家所认为的那么简单,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所以仅凭借分析现代人的DNA无法真正解读一个族群的发展和演变,更需要的是对古人类的DNA进行测序。
2003年,在北京周口店田园洞洞穴地层中发现了古人类化石,并通过最新的古人类全基因组DNA测序。结果表明,田园洞人是生存于4万年前的古人类,携带少量古老型人类——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的DNA,并且已经呈现出亚洲人的遗传特征,虽然田园洞人是古东亚人,但他并不是现代东亚人的直接祖先。
也就是说,以全基因组DNA检测的结果来看,东亚人的起源同样是复杂多样的,基本可以否定中国古人类学家之前提出的一脉相承的论断,但也不是简单的在5万年前从非洲迁徙而来,更可能的结论是:从10万年前开始,现代人的祖先多批次离开非洲进入欧亚大陆,并与更早进入欧亚大陆的古老型人类有过基因交换,其中尼安德特人是古老型人类的一种,也许还有其他我们还不曾发现的古老型人类。
混血后的一支族群向东迁徙并进入东亚地区,在此过程中又融入了当地的古老型人类的基因,如丹尼索瓦人,而且这种迁徙并不止一次,更不止是一条线路,后迁徙来的现代人同先来的现代人又进行融合,反复多次的基因交流才诞生了今天的东亚人群。
更可能的是结论是非洲起源的现代人替代了原有的古老型人类,但并不是简单的替代,而是在替代的过程中融入了部分古老型人类的基因,甚至间接地融入更古老人类的基因,如北京猿人。并且这个替代也不是一次的,而是多次,是长时间的,其迁徙路线也不是简单的一条,而是多条。
总的来说,现在的中国人(东亚人)也同样源自5万至10万年前走出非洲的智人,但并不是完全地替代当地原有的古老型人类,而是在迁徙和替代的过程中逐渐融入了部分其他古老型人类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