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有黄河,也有黄石。还有个小小黄。三黄紧紧地连在一起。黄河一会儿在岸上,一会在海里。黄石一会儿在海岸的那边,一会儿在海岸那边的那边。小小黄在一会在大人的怀里,一会儿在大人的腿边。海边的黄河不是河,是人,黄石也不是石,是人。黄河是爸爸,黄石是儿子,他们还有个孙子和儿子黄程,黄家的前程,就这么一路"黄"了下来,一条河一样。
黄河入海流,一日千里,一泻万里,一刻也不停歇,到了地尽头就入了勃海。
南海边上的黄河用古老的办法古老的工具捕鱼。几根木头扎在浅海水里,搭成高台,台上再搭个棚子,用的也是本头。棚子里有辘轳,脚蹬辘轳,海水里就升起四四方方的鱼网,再蹬,鱼网又落进海水里。
黄河的阿爸在海边捕鱼,黄河也在海边捕鱼。老黄和小黄相距几百米远。他们用的是一样的古老的办法,一样的古老的工具。
老黄脚蹬辘轳,对我说,很古老的东西。
到底有多古老?古老到什么程度呢?老黄说的很多话听不懂。回家上网查,果然很古老。
两千多年了。庄子在他的文章里写到了这个东西。叫扳罾,用木头或竹子加绳子就能造出来。今天看起来很简单,当年的当年先人的先人创造这个东西的时候不简单,一定是费了不少脑筋。现在扳罾在一些地方成了体育和娱乐活动。
两千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用扳罾捕鱼,不知有多少鱼被扳罾捕了上来。一代一代又一代人和鱼,去了,来了,来了,去了。
黄河说不清黄家多少代人用扳罾,老黄也说不清。
老黄的扳罾旁边,有电线伸进了海水里。老黄指指电线说,他们用电捕鱼。用电不知道是怎么个捕法。我说,用电抓鱼不好吧?不知道老黄是没听懂,还是其它什么原因,我说了两三遍,老话不接话,不表态。
我那天先碰到的是小黄。远远看到当时还不知道叫黄河的黄河在海边活动我就往过赶。我用海南话汝喔(你好)打招呼,他稍稍一愣,本来严肃的脸一下子笑成了太阳,叫了一声阿公。在随后的交谈中,他阿公阿公的叫个不停。
他一说他姓黄我就叫一声阿黄。又问他名,他说了,听不懂,他用脚在沙滩上写出个河字,黄河。我整个人都顿了一下,怎么海边的人与河扯到一起了,好大气派。我说,你怎么把我们大陆的黄河偷到海南来了?!怎么会用河字起名?你怎么不叫黄海?他笑了,不知怎么回答。他说他五十一岁了。我问是谁给他起的名,他说,阿公。也许是看我脸上有不解的表情,他说爸爸的爸爸。我一下子就想起了新疆和喀什,那边的维吾尔人也常这么说。我也成爷爷了,在他嘴里我也是阿公。问他阿公为什么用"河"起名,他坚定有力地摇头说,不知道。问他儿女都叫什么,他说一儿一女,儿子叫黄石,是他阿公我爸爸起的名,也不知道为什么起"石"名。女儿的名就离大河与石头远了,黄美龄。黄河的爸爸叫黄吉,爷爷叫黄良书。他说他家是很早很早以前从福建搬过来的。黄家在这海边上就像黄河流呀流的,流到今天黄河的孙子黄程这里,黄家黄色流程进入黄程程序。
黄河不知怎么提到了他阿爸,说他阿爸就在那边捕鱼。他还说,他要回家吃饭了。我说我找你爸爸去。他说,他七十多岁了,耳朵不太好,你说话声音大点,他是村长,现在老了就不干了。过后我才反应过来,他想让我找他爸聊天去,他好回家。海边的人真是有"心机"。
老黄坐在高脚棚子里扭头看我。到了跟前,老黄没有打招呼的意思,也很严肃,看看我就又自顾看海。我主动招呼一声,和儿子一样,老黄立刻就笑了。
老黄问,你有八十了吧?这边的人总是把我当老得不能再老的老汉,好几个人把我当老婆的老爸。我对老黄说,六十,刚刚六十。老黄很快地接话说,你才六十呀?我七十六了。
据说用扳罾捕鱼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起网是要用力气的。七十六岁老头蹬起扳罾的脚蹬来我看不比他儿子差。
老黄说,祖上从福建迁到这里,祖上的祖上从中原迁到福建。
中原,福建,海南,人流成的黄河就是这么流过来的。
海水一秒钟也安静不下来,总是想往岸上跑。在有的海岸,总也上不了岸的海水就大发脾气,猛地拍打以为挡了自己去路的大石头。
黄河也没停过,急匆匆往海边赶。黄河万古流。黄家的黄河没有断过流,老黄有了孙子的儿子,黄河有了儿子的儿子。
海边有多少人就有多少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