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是蜀郡成都人,字长卿。他少年时喜欢读书,也学习剑术,所以他父母给他取名犬子。司马相如完成学业后,因为很仰慕蔺相如的为人,就自己改名相如。最初,他凭借家中富有的资财而被授予郎官之职,侍卫孝景帝,做了武骑常侍,但这并非他的爱好。正赶上汉景帝不喜欢辞赋,这时粱孝王前来京城朝见景帝,跟他来的都是善于游说的人,有齐郡人邹阳、淮阴人枚乘、吴县人庄忌先生等。相如见到这些人就喜欢上了,因此就借生病为由辞掉官职,旅居粱国。粱孝王让相如与这些读书人一同居住,相如才有机会与读书人和游说之士朝夕相处了好几年,于是写了《子虚赋》。
后来赶上粱孝王去世,司马相如只好返回成都。然而他家境贫寒,又没有可以维持自己生活的职业。司马相如一向同临邛县令王吉相处得很好,相如前往临邛,暂住在城内的一座小亭中。临邛县里富人多,象卓王孙家就有家奴八百人,程郑家也有数百人。二人相互商量说:“县令有贵客,我们备办酒席,赶紧请他过来。”这样一并把县令也请来。当县令到了卓家后,卓家的客人已经上百了。可是到了中午,去请司马长卿,长卿却推托有病,不肯前来。临邛令见相如没来,不敢进食,还亲自前去迎接相如(架子可真大)。
酒兴正浓时,临邛县令走上前去,把琴放到相如面前,说:“我听说长卿特别喜欢弹琴,希望聆听一曲,以助欢乐。”相如辞谢一番,便弹奏了一两支曲子。这时,卓王孙有个女儿叫文君,刚守寡不久,很喜欢音乐,所以相如佯装与县令相互敬重,而用琴声暗自诱发她的爱慕之情。
卓文君乘夜逃出家门,私奔相如,相如便同文君急急忙忙赶回了成都。进家所见,空无一物,只有四面墙壁立在那里。卓王孙得知女儿私奔之事,大怒道:“女儿极不成材,我不忍心伤害她,但也不会分给她一个钱。”有的人劝说卓王孙,但他始终不肯听。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文君感到不快乐,司马相如就同文君又来到临邛,把自己的车马全部卖掉,买下一家酒店,做起卖酒生意。
卓王孙听到这件事后,感到很耻辱,因此闭门不出。有些兄弟和长辈交相劝说卓王孙,说司马相如确实是个人才,还是不要闹得那么绝。卓王孙不得已,只好分给文君家奴一百人,钱财一百万,以及她出嫁时的衣服被褥和各种财物。文君同相如回到成都,买了田地房屋,成为富有的人家。
汉武帝当上了皇帝,他喜欢读《子虚赋》,以为是古人写的,于是叹息道:“真可惜我不能和作者生于同一时代啊!”狗监杨得意是蜀人,正好在旁边伺候,他上奏道:“我的同乡司马相如说这赋是他写的。”
汉武帝大惊,马上下令将司马相如召进宫询问。司马相如回答道:“这赋确实是我写的,不过这是以前在梁王府上写的,没什么可读的。我请求让我写天子游猎赋,写好后再请皇上看。”汉武帝同意了,让人拿来笔墨,让司马相如写。司马相如一挥而就,汉武帝看了之后很是高兴,当场拜他为郎。
和卓文君结婚后,生活上是富裕了,仕途也比较顺利,但他不愿意参与国家大事,所以后来干脆称病闲居。他经常随从汉武帝打猎,当时汉武帝喜欢和猛兽搏斗,司马相如上书劝谏,最后让汉武帝放弃了这个危险的爱好。
后来司马相如得了消渴之症(也就是糖尿病?)一直没有好,最后还是死了。
他临死前,汉武帝对随从说:“司马相如病得这么厉害,你马上去他家把他写的书拿来,不然失传了就不好了。”使者赶到他家时,司马相如已经死了。使者问卓文君书在哪里,卓文君回答道:“我丈夫没有留下什么书。他每次写了文章后没多久,别人就拿去了。
引用: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