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个让人记忆深刻的年份,不知道为什么,以往那个热爱跑步、瑜伽、旅游、摄影,热爱生活的我,突然的毫无征兆的就抑郁起来了。
儿子2017年初中以后,我们搬了新家。明显感到自己与儿子相处力不从心,因为要陪伴儿子学习,更是经常鸡飞狗跳,我崩溃的情绪经常发作,身体也是每况愈下。由于从经常运动到突然停止,身体越发的笨重起来,心里不舒服于是热爱吃一些甜的,口味重的食品。经常睡不着觉,导致头发掉的厉害,就是在这期间,单位体检。我的身体各项指标都是超标。听从一个同学的建议做了一个筛查,结果数值高危,自己免疫力下降。此时,我自己不由自主的眼泪哗哗流下。
就是那一刻,我义无反顾的学习博瑞智家庭教育。我学习的目的是,留有金山银山不如给儿子一双创造金山银山的手。都说为儿女计之深远,我在当时全力以赴能做的事情就是学习好的教育理念,把儿子培养成自力更生的人,没想到我收获了更多。
今天听深耕八班18班《健康,身心关系的对立统一》,让我记起我曾经学习博瑞智家庭教育时的初心,因为自己身体生了疾病,我误打误撞的走近了自我成长的里程。在这条成长的路上,我懵懵懂懂的感受到了身体和心灵的关系,是有一根无形的力量牵引,我进入了成长修行的这道门。
笛卡尔说:心灵和肉体,一个是有形的,一个是无形的,一个是物质的,一个是意识的。
作为物质形式存在的肉体,需要的自然环境、生活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已经满足其所有需求。物质水平的发展必然导致人的精神需求和精神活动增加,人的精神需求越来越高,精神活动越来越丰富。我们创造的物质环境、文化环境把我们推到了人的精神需求必须通过人来满足人的精神食粮,就是爱和意义。
人的成长发育特别有意思,人在0~18岁主要是身体肉体的发育发展,也就是成就了人的“我”(身心灵三位一体,心灵的庙宇)。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人的心灵意识展示越来越明显,一直到30岁,一个人的心智才算是成长起来。所以,人用18年成长肉体,用一生修炼心灵一点不为过。
关于肉体与心灵发育不平衡时,被称为“毛头小伙”,“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当人到了婚配的年纪,老人都说“成家立业”,成家的一个基本意思就是亲密关系的出现。
哲学家尼采说:大自然造人表现出来唯一的善意就是,在男女关系中,男人和女人各自满足自己的需要,却能够给对方带来好处。同样的结论也出现在后来的心理学研究里:在两性关系中,永远不存在一个人快乐而另一个人痛苦的情况。因为关系是两个人的,也因为痛苦的人根本没有能力给他人提供快乐。在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意识之间存在着强大的粘合剂,这种力量足以摧古拉朽。
人身心关系换言之也是你与自己的关系,你与自己的关系同时映射着你与世界的关系、你与金钱的关系等等的所有关系。
回归到佛家,科学站在佛门口 ,二者的交集,都指向意念,科学跟佛法。科学佛法相呼应,原子与微尘。古希腊人在很早以前就提出,物质是由原子所组成。佛经也在那个时候讲,物质的最小单位是微尘。当科学和佛法走到一块的时候,科学已经不是当初那些概念上的东西,科技现在已经看得到原子,同时也在理论上证实了微尘。
回归到现实世界里,人的肉体生病会导致人各种病疼甚至死亡。人的心灵生病会让你抑郁、痛苦,甚至生不如死。为什么现代的人,心灵生病的人多?对于物质的肉体人,生活已经让人没有了远古人类的体力活动,根据用进废退的原则,现代的更多的骨质疏松是由于年轻时没有更多的活动支撑。现代女性各种疾病,以及抑郁,是因为缺少了生育后代的机会。当心情不好,感受不到价值和意义的时候,时而久之会显性在肉体机能的病疼,体现为抵抗力下降,亚健康等等多种形式。也就是说心灵疾病是一种情绪,是一种能量,是一种意识,只不过它们是负面的。
记得高端课第五道门“人心怎么想,身体怎么制造。”大脑通过思考制造图像,图像引发情绪,情绪引起感觉(肉体反应),感觉刺激激素分泌,激素产生对应的身体反应。意识创造了物质。人的大脑与肉体有着因果关系,我们要对生命充满敬畏!人类身体的疾病,有76%是情绪原因引起的。所以说你的信念造就了你的健康!
健康,反应的是一种健康积极的人生观。从本体论来说,它是一种健康观。疾病反应是健康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例如发烧了,是机体对抗病毒的反应。所以说健康和疾病最终反应的是健康观。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像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女人和男人,存在着阴性和阳性,存在着一切看似矛盾实际是统一的万事万物。这是我们要终生修行的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