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之旅就是不一般,每天的触动都很多、很深。梳理下,主要的有
1.纠结才会让我错过
今天上午第一节课开始没多久,就很有触动,很多念头开始闪现。但,应童老师已经在创造新的画面了。我感觉到自己有几次被念头带走了。那与其这样,不如选择给自己一会,把它记下来。记录完发现,我也没有错过多少应童老师的话。其实真正会让我错过的,是在记录和听课之间纠结。

2.勇敢表达、纯粹表达
今天课程一开始,应童老师让我们上台去分享写给自己80岁的小鱼。框架是先让没上过台的小伙伴分享。于是,我选择坐在下面。静一老师上台说到自己二阶来不了,因此要把握机会分享,怕没有机会。我顿时就非常想上台,因为我也是这样的情况。但是,春红已经站在旁边准备了。春红准备上台,我就往上走,站在边上。没想到,这个过程中,应童老师说:春红压轴。我心想:啊,不能分享了,我错过机会了。但,很神奇,我没有后悔,没有后退。我那一刻很坚定地站在边上,我的内心声音是:我就是想表达,我要向应童老师争取,我要挑战框架,我要挑战权威,我要挑战规则。我要让应童老师听到我的意愿,我接受任何结果。内心也有一个声音:说不定老师会给我个机会呢?不争取怎么知道呢?
春红表达一结束,应童老师马上说:死党们开始互相交换小鱼。这宣告我的意愿是不会实现了。但是,我依然很坚定地向老师举手示意,我清晰地表达我的意愿。应童老师表情有点凝重地对我说:还会有机会的。你看到当下的画面已经是新的了。我对老师说:我向你表达,我就已经收获了,谢谢。老师的脸上浮现了超暖的笑容,我也由衷的微笑,转身去找我的死党。一转身,我的死党小安正在等我。我们交换了小鱼后,开始交流。我和死党分享了我刚刚的体验,泪水不自觉地开始流淌。这是喜悦的泪水,因为我有了一份实实在在的体验。
我满足了自己想表达的意愿,同时能承受自己的意愿不被满足,没有失落,没有抱怨,没有自责,没有后悔。
探索这个表达的背后,我是在担心自己没有机会。而应童老师的回应,和最终我没有上台分享的事实,让我心里有一丝感觉:因为我还有机会!同时,我也觉得自己刚才担心的念头很有意义。因为担心,所以我抓紧每个机会,我为自己去争取机会。我曾表达竞争让我紧张,今晚我却非常积极地和组员一起“竞争”机会,而且抢了两次。
我用自己的行动成立了新的事实。

3.新位置,新体验,新收获
今天上午轮到我守门。于是,我就稳稳地坐在门边,远离人群。

我发现,我很喜欢坐这个位置。坐在这,很自由,我可以伸懒腰,可以喝姜汁撞奶。视野宽阔,能看到全场,能第一时间连接到走进这个场域的人,还能为伙伴提供讯息:XXX走出门了。有伙伴出入匆忙的时候可以及时提供支持。
4.和他人共呼吸

非常荣幸,在场域里,我有两次和应童老师一起用手触的方式支持伙伴。我用手轻贴着伙伴的背,感受着她旺盛的生命力把我的手心渐渐温暖,我慢慢连接上她的呼吸,从急促,到剧烈震动,到释放后的慢慢平稳。我没有任何想法的,对她没有任何了解,只是通过呼吸和肢体接触,我和她相连。切实体验到语言内容只是占据沟通的7%,非语言沟通方式占了55%。我再次为自己骄傲,也感到自己的幸运,可以把老妈带进静心手触的课堂,把这种特别深度的非语言沟通方式带回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