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的我们,现在年龄大的也都48岁了。进入50后的人群了。在老家,50岁的人都是姥姥辈的了。而自己的父母也都70来岁,真正来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轨道了。现在的生活是你想要的吗?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这两个问题发在朋友圈里,引起无数围观。
荣姐,70年出生在东北的女汉子!结婚前,在家里是父母娇,哥哥疼,姐姐爱,妹妹羡慕的小姑娘。他老公是婚前狂追荣姐的成员之一。追到手以后,她老公家订下高额聘礼把荣姐取回家。当他们有了第一个孩子时候,她老公就辞职来到河南做生意。后来生意延伸到新疆。然后,荣姐就带着两个孩子在河南上班,她老公也只能一年回来一次。
通过22年的打拼,他们也在河南买了房子,商铺,写字楼。生活品质也非常高。女儿也已经上班工作,儿子明年考大学。问起荣姐是不是想过现在的生活,荣姐说:“现在的生活也是因为以前的一个念想来的,以前在东北上班,就羡慕别人卖东西的,因为人家一年能挣万把块钱,90年代1年挣1万那是老富裕的了。当时来河南就是怀着多挣1万元的梦想来投奔亲戚了。但是那里想到,想挣1万元你马哥得跑的新疆那么远的地方。开始去新疆,他们都是坐铁片火车,要走3天3夜的。那个苦是没有人可以体验的了的。后来,就想着要是能挣钱了,不坐火车,坐飞机,那就舒服多了。所以就继续努力着,要实现买的起飞机票的梦想。干几年真实现了。生活是好了,可是我看着两个孩子慢慢长大,他们爸爸从来没有参与过他们的生活,这对孩子也是爱的缺失。有孩子的都知道,照顾孩子有多费心。冬天怕感冒,晚上怕发烧,拉肚,打针全指望我一个人,真的是身心俱疲啊!如果再回到从前,我坚决不让你马哥走那么远,如果非得走,我们娘仨跟他一起去。”
荣姐说的这番话,作为母亲,应该都能理解的。男人在外面拼命赚钱,为的是家庭。现在马哥外地的生意也交给了其他人管理,他就有时间陪荣姐和孩子们了。每年的情人节,马哥还会送荣姐一大束鲜花,以表对荣姐的歉意。祝福他们生活美满幸福!
杨大哥43岁,是一家销售公司的CEO。他只是初中毕业,却娶了个大学生。张老师比杨老师大三岁。用我们农村人的说法,女大三抱金砖。
刚开始,张老师大学毕业后,留校当会计。而杨大哥17岁初中毕业后就在郑州的一家房地产公司打工。学历的差距,年龄的差距也没有影响两个人在一起。杨大哥的父亲跟开发商老板是朋友,因此,让杨大哥住在老板家。但是,如果家里有什么事情,杨大哥是需要立刻回老板家的。杨大哥后来形容自己在老板家的职位,就是男保姆。
杨大哥因为自己原因离开了老板的公司,老板还有些不高兴。杨大哥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混出个名堂,再去看老板。毕竟老板曾经帮助过自己。
杨大哥开始走向了销售行业。因为觉得不错,让当时捧金饭碗的张老师也辞职一起去做销售。
两个年轻人不辞辛苦地销售产品。他们心中都藏着梦想,为了梦想从来没有放弃过。由原来每天销售一点点,到每天都可以销售1.2千。两个人,男人规划,女人做市场。有一天,张老师的妈妈看见女儿肩膀上因为背产品送货而磨出了燎泡,不禁老泪纵横,泣不成声。而张老师还没有让母亲看见自己屁股上因为骑车磨的燎泡呢。创业的艰辛可想而知,开始张老师还有时候会抱怨杨大哥,但是看着每天付出收获的成果,杨大哥始终没有放弃自己当初的梦想。
我问杨大哥:“现在的生活是你想要的吗?”杨大哥开心地笑到:“现在值得了!唯一遗憾的是,我的父亲不能跟我一起享受生活了。但是以后,我会照顾好自己的母亲和张老师的父母,还有就是我的一双儿女,我会成为他们的领路人。”
看着杨大哥坚定的眼神,我相信他的未来会更辉煌。付出才有回报!
小科是78年的,今年已经离婚2年了。有个女儿跟着前夫生活。前夫已经结婚1年多了,而且也已经有了孩子,而小科还在人生路上徘徊着。
问小科,现在的生活是不是自己想到的。她说:“我从来没有想过会这样。离婚前,我从来没有什么危机感,总觉得所有的一切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但是离婚把一切都打碎了。”
我问她:“以后有什么打算?准备找个什么样的?”她说:“没有想过,一切顺其自然吧!”
看着日渐憔悴的小科没有任何生活目标,生活毫无意义,不知道如何劝她。可能她已经适应了自己的生活。目标对于自己毫无用处。
你是否对自己现在的生活还满意,你对自己的期望值还有吗?新的一年有期望吗?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