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自律的不断加强,爱和人生经验一并增长,我们会越来越了解周围的世界,以及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
但是,人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们的信仰和世界观,常常取决于童年经历的影响,受成长的家庭环境的影响,这就构成了信仰与现实的对立,也就是小宇宙与大宇宙的对立。
父母是我们信仰的培植者,他们的影响不仅在于话语,更在于他们处事的方式。
如果完全沿袭父母的信仰,就会处处碰壁。
但是,我们如果想要建立与现实相适应的信仰与世界观,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增进对世界的认识。
要想摆脱宗教信仰的束缚,走向心智的成熟,走出迷信,进入不可知论,再脱离不了不可知论,真正认识神灵的存在。
仔细回顾自己的一生,很容易发现,生活中有无数“千钧一发”的时刻带给我们极其神奇的体验,而且会在我们的意识里呆着,如果没有想起来的话就会藏在潜意识里面。
虽然我们常常对潜意识不予理会,但它时刻与我们对话,我们的言行足以暴露一切。我们经常说错话,也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说漏嘴”。
我们有时候会知道自己本不该知道的事情的,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也就是即便没有亲身经历而获得智慧,我们也可以继承祖先经历并获得的智慧。
每当我们阅读一本书,碰到一种我们喜欢的想法或理论时,我们就会生出一种熟悉的感觉。这时候,我们就会“辨认”(再次知道)出智慧的正确性,哪怕之前都没思考过,或者产生过相关的想法。
我们学习某种新东西,实际上只是发现了一直存在于脑海中的某种事物。
人人都有机会与恩典不期而遇,但有的人在恩典降临时不懂得把握。
心灵的成长、心智的成熟需要不断努力,而且必然是艰苦的过程,它必须与自然法则对抗,必须跟循规蹈矩的自然倾向背道而驰。到,我们却习惯于保持原状,热衷于使用陈旧的方法;我们习惯于走平坦的道路,害怕道路上荆棘遍布。
人人都有恐惧,而与恐惧有关的大多是懒惰。
在追求心智成熟的路上要去发现自己的懒惰,然后去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