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晚上好!今天继续《非暴力沟通》第12章:重获生活的热情!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学习了很多无益的知识,这些知识来自善意的父母、老师或别的人。我们的文化倾向于把个人需要看作是消极的、具有破坏性的。如果一个人公开表达自己的需要,很可能就会被看作是自私的。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会感到沮丧,觉得前途一片黑暗,这意味着我们不了解自己的需要,我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以及如何满足愿望。
有个年轻的妈妈在是否要出去工作,或者是照顾好孩子这个问题上纠结,内心挣扎。她告诉自己,应该去工作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另一个她告诉自己,这不现实,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必须要照顾好孩子。所以她内心极度痛苦。我们可以用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来表达她的感受:“为照顾孩子我放弃工作留在家里(观察);我有点心灰意冷(感受);因为我看重成就感(需要);我想我现在也许可以去找份兼职(请求)”。或者:“当我想到上班的时候(观察);我好害怕(感受);因为我要确保孩子们能够得到很好的照顾(需要);我想在上班时需要一位好保姆来照顾他们(请求)。”当这位妈妈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上,她就没有再批评和指责自己而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如果以苛刻的态度对人对己的话,我们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一个清晨醒来突然感到头痛,请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是吃了不好的东西还是压力过大造成的?我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我需要什么上。你在开车时发现前面的那辆车老是慢慢吞吞挡着你的路,这时如果你的心情非常不好,担心你会因此而迟到,然后在心里骂着“会不会开车!”,当你真的超过了她,看到原来开车的人是一位70岁的老太太,这时你就会懊悔刚才未曾用心去体会她的感受和需要,也会为刚才的抱怨和恼怒而觉得不值得。所以当事情发生时,学会关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不再批评和指责他人,这样我们的心情就会放松许多。
在和精神病人的交流当中,非暴力沟通也是最能够走进他们心灵的方法,而不是什么精神疗法、分离疗法等各种专业性的心理分析疗法。 心与心的连结的最好办法是:用心体会她的感受,而不是分析他讲的话。通过培养非暴力沟通的意识和技巧,我们就可以在真诚开放的气氛中与他人进行平等的互动,从而帮助他人摆脱心理的困扰。
这一章节告诉我们:放过他人就等于放过自己!理解别人才能够原谅自己!这样你就会觉得生活充满着热情,充满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