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妈妈很明确的告诉我,你不是聪明的孩子,所以你需要更加的努力,笨鸟先飞。所以,自我评价中,没有“聪明”这一项。每次的学习和工作,我都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辛苦,只因为自己不够聪明。
后来,在跟小财神一起工作的时候,她夸我“聪明”,当时我很震惊,因为我不是聪明人,觉得她是在跟我客套,之后,自己仔细想了想,也许是因为,在跟她一起工作时,我够努力,每次开始一件事情前,会多去想一下,结束后,会去询问她那些地方不好,当时,3个月我就会用掉一本笔记本,记录着我每天的工作总结。每次别人问我优点时,我都会毫不犹豫的说:“我执行力好”,遇到事情,会快速的有行动,行动完后,会仔细的去想,做的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学着自我总结,不惧怕失败,因为自己不聪明,所以不害怕失败了被人说笨,只相信努力修补天赋上的不足,这是不聪明带给我的好处,另一方面,我一度认为,自己的不自信源于此,上学时没有优秀的成绩,毕业这几年还是这样的碌碌无为,会归结于自己不够聪明,不自信。只是盲目的行动,没有清晰的目标做为方向。
所以在跟孩子相处的日子里,有的时候我会有意识的说:“你很聪明,要相信自己尝试一下,是可以完成的”。不过前两天听到的观点,在夸奖孩子时,尽量不要说“宝贝,你狠聪明”,而要说“宝贝,你很努力”。理解并且认可了,不过没有去深入的想,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让我深入的了解了这个观点。
在现如今的社会上,有这样一个常见的现象或者观点:当我们看成功人士时,分析他们的成就时,会归结去他们有好的智商,有合适的机遇,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外归因”,就是说当我们看待别人的成功时候,会把他们的成功所在归功于外部的环境,在分析自己的成功时,会归功于自己内在的努力,弱化外部的环境。同时,我们也给自己找到了一个没有成功的正当借口:世界上最大的不公平是智力上的不公平。
这篇文章的作者还举了一个孩子的例子,有一个小女孩,上二年级,活泼伶俐,人见人爱,可是读书成绩不好,作业不爱做,上课也不爱听,人人都说但凡她努力一点,也不会是这样的结果。
可小女孩全然不在意这些批评,私下观察,甚至会发现她的不努力有些刻意,后来问孩子,她说,有一回考试她没有考好,当时她学习挺认真的,但那次考试有几个题就是不会。平日里大家都夸她聪明,聪明的孩子怎么会有不会的题目呢,认真了还不会,是不是说明自己笨?为了迎合聪明的夸奖,她干脆摆出一副不爱学习的模样,害怕事实证明,爱学习也没有好结果,自己是笨的。
这是赞美智力多半会得到的下场。
把一群人分成两组,分别给相同的测试题目,完成后,跟一组人说:“你很聪明,所以能完成这些题目”,对另外一组人说:“你很努力,所以表现的非常出色”。两组得到不同夸奖的人,在接下来的测试中表现大相径庭,被夸奖聪明的人倾向于挑选难度小的题目,而被夸奖努力的人,则更多地选择了难度更高的题目。
在面对高难度测试时,被夸奖聪明的人,紧张的抓耳挠腮,事后及其沮丧,认为自己脑子不够用。而被夸奖努力的人,非常投入,在解题时尝试各种方法,事后认为自己只要再用心一点,就有可能解决,他们更乐于接受挑战,并且面对挫折能很好地调整心态。
不同的夸奖竟然有这么大的差别,因为赞美努力等于告诉他们成功掌握在自己手上,而赞美智力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既然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他们能怎么办呢?
所以,在夸奖孩子时,尽量少用你很聪明,在客观陈述事情之后,跟孩子说宝贝,你很用心,或者你很努力,让孩子知道,事情通过努力是可以有改变的。不过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跟孩子说:“宝贝,只要你努力,一定可以完成的”。因为,这是我们给予的暗示是只要努力就可以成功,那么当孩子努力去做了,发现没有达到目标或者期望时,他会怀疑努力是否有用?所以,可以改成:“宝贝,你努力去尝试,也许会成功”。
夸奖也是一门学问,学会正确的夸奖,可以让孩子形成客观正确的自我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