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下面这两张图吗?
你可能是一头雾水,这是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原件照片。
因为这两个条约,我们在历史书上认识了李鸿章,更知道了他“卖国贼”的身份。
是的,他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当然坐实了卖国之名,这似乎是个很简单的逻辑。
然而,我在纷繁的历史典籍中,却看到了李鸿章的另一面:
军事上他挽大厦于将倾:
1860年,号称二十万兵力的江南大营被“忠王”李秀成击败,统帅钦差大臣和春、提督张国梁皆战死,清朝失去了整个长江中下游的控制权。
在此之前,曾国藩和李鸿章这对师生因为兵事的不同见解而发生严重分歧。考虑到战事如此吃紧,李鸿章最终还是尽弃前嫌,可谓“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他回到老家庐州,夙兴夜寐,马不停蹄地组建了一支地主武装,也是后来淮军的原型。可这只武装只有6500多人,与曾经被击败的20万江南大营相比,实在少得可怜。但李鸿章并不灰心,他深知兵贵精不贵多,为了提高淮军的战斗力,以应付敌众我寡的艰难局面,他积极结交外国军队。
为了亲自了解外国军队的战力,他不惜化妆成老百姓的样子,悄悄溜上外国军舰。在目睹了外国武器的威力之后,又不惜重金购买洋枪洋炮,还聘请了外国军官训练淮军。不仅如此,他还常常坐在椅子上亲自观看士兵操练,有一次士兵失误引爆了炸药,20多人因此遇难,但李鸿章仍旧毫不动摇改革决心,他说:“世上无易取之果,等到兵士能百发百中时我们将无坚不摧”。
四年后,太平天国基本被镇压,装备精良、素质优异的淮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洋务运动上他深谋远虑:
清朝的落后,不但在于科学技术,更在于国家经济,这二者缺一不可,互相制肘。而以往的洋务运动,往往只从前者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
李鸿章则不然,他自从出任直隶总督后,总揽大局,视野越来越开阔,深刻意识到国家羸弱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落后,诚然如汉《吴越春秋》所说:“民富国强,众安道泰”。因此他将洋务运动的重点转向了“求富”。
他殚精竭虑,先后创办了大量民用企业,涉及了铁路、纺织、矿业、电信等诸多行业,并且他把以往官督商办的经营方针渐渐转向官商合办,有力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
在这些史料里,我清晰地看到他了为国为民做出的杰出贡献,可谓是中流砥柱。因此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被称为晚清四大名臣。
可是大权独握恰恰证明了他的落寞。晚清的朝廷中尽是无能腐朽之辈,能支撑大局者寥寥无几,李鸿章以一人之力兼顾了内政、外交、军事、洋务等方方面面的重担。
他是该高兴还是难过?表面上风光无限,可是内心的孤独、辛酸和无奈,能知者有几人?实在是高处不胜寒啊!
所以,当甲午中日战争的噩耗传来,他这名孤臣的泪只能和着牙齿往肚子里咽。
真是“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啊
对于李鸿章来说,东征北讨毫无惧色,最多不过马革裹尸还;洋务运动办砸了,也顶多被人嘲笑他不懂经济。
可是这签订战败条约,已远非个人荣辱和清朝存亡那么简单,他要代表的是全体国民的尊严,代表了满汉回蒙所有民族,无论忠臣还是逆贼。
作为从小接受儒家文化熏陶的李鸿章,难道他不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道理吗?这时候他已经72岁了,如果他自杀,当然能为自己的一生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那种大环境下,他会留下一个“治国之能臣,守节之良相"的美誉。
可是这于国家有何益呢?他死了,战败的事实不会改变,终究还是会有人来签这个字。
李鸿章不怕死,他更怕自己走后再无人能撑住这条风雨飘摇的大船!
我们再来看看原件上的签名,是十分潦草而又乱做一团的草书,几乎辨认不出字迹。李鸿章本人的书写习惯通常是楷书或行书,为何此处改用草书呢?
我们若仔细辨认,略可以看出签名整体像个“肃”字,因为李鸿章曾受封肃毅伯,大概是他本想签此封号但觉得不正式,故而转手顺势写回原名。
只是他真得不想写地那么清楚明白啊,因为一旦签上自己的名字,这寥寥几笔将毁掉他一生的功绩,他难啊!他悔啊!他恨啊!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他后悔自己空有一身才华,却生在已经回天乏术的晚清,更为三百年故步自封的朝廷而悔恨!他恨自己看到百姓疾苦却不能解民于倒悬,他更恨国人思想麻木却不求进取!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他的泪,并非仅仅是伤心,更是无限的遗憾:今天的太阳就要落下去了,一个新的太阳必将升起,可惜我再也看不到了。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梁启超
《临终诗》-李鸿章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熄,请君莫作等闲看。
————————————————
齐帆齐写作课四期(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与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