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迎亲方队(军乐队,简称“迎”):
迎亲方领队(军乐队指挥,简称“军”)
新郎(连长,小鼓手,简称“郎”)
小号手(简称“小”)
长号手(简称“长”)
黑管手、沙克斯手等军乐队员若干
送亲方队(民乐队,简称“送”)
送亲方领队(民乐队指挥,简称“民”)
新娘(扬琴手,简称“新”)
二胡手(简称“胡”)
唢呐手(简称“唢”)
木鱼手(简称“鱼”)
笛子手(简称“笛”)
铃鼓手等民乐队员若干
(“迎”演奏《婚礼进行曲》上。“郎”戴大红花)
军:今天是我们连长结婚的大喜的日子,大家是欢欢喜喜、热热闹闹,一大早就赶出来迎亲,大家都有点等不及了。
(远处传来唢呐曲《百鸟朝凤》声)
军:瞧!新娘子来了。
(“送”上。“新”着新娘装,头顶红盖头。扬琴上盖红绸作嫁妆。各乐手以秧歌步上场)
民:(与“军”握手)你好,你好。你们怎么来得这么早?
军:这是应该的吗,大伙儿早就想看看新娘的模样了。
民:(洋洋得意的)说起我们这位新娘,你是有所不知,她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在民乐演奏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瞧!(掀开红绸,亮出扬琴)这是我们新娘的嫁妆。
军:吆!还真不错吗,不会是做样了的吧?(对“迎”)我们欢迎他们来一曲,好不好?
迎:好!
民:来就来,怕啥。(在“胡”耳边嘀咕,在“送”的伴奏下,“胡”奏《江河水》,
后转《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迎”惊讶纳闷)
军:(急忙拉过“民”)哎,我说兄弟,今天是大喜的日子,你们这是干什么?
民:不好意思,你想想看,你们连长工作任务忙,常年不回家,平常连面都见不上。今天都要结婚了,还得我们把新娘送来。你说,我们新娘能不伤心吗?还不请你们连长赔个礼。
军:噢,是这样。这点小事儿你不早说。(走近“郎”)连长,还不过去给新娘陪个礼。(“郎”跑向“新”)敬礼!
(“送”心满意足地即刻奏起《步步高》)
军:我说,大家忙乎半天,是不是该看看新娘了?
民:没问题!
军:好,奏乐!
(“迎”奏新疆民歌《掀起了你的盖头来》,“郎”伴“新”跳起欢快的舞蹈至台前,“郎”掀起“新”的盖头,“新”露出了羞涩的脸庞,不好意思地回到扬琴旁。大家起哄)
民:人逢精神爽,热热闹闹来上场,吹拉弹唱我在行,我们演奏《喜洋洋》。(指挥“送”奏《喜洋洋》)
军:(打断演奏)民乐单调声音小,叽叽喳喳象小鸟,哪有军乐声音好,雄壮有力排山倒。(指挥“迎”奏《欢迎进行曲》)
民:(也阻断)这有什么,无非是声音大了点。你能来优美一点儿、温柔一点儿的吗?我们就行。(指挥“唢”、“笛”模仿各种鸟叫)
军:停、停、停,这是什么鸟叫,一听就不是个好鸟,还是听听我们的千里马吧!(指挥“小”模仿马叫,“长”模仿牛叫)
民:(跑到“小”面前,学唱俄罗斯民歌《三套车》)你是一匹可怜的老马,一听就没有吃饱……
(“小”生气地把脸扭到一边)
民:还是听听我们的黑骏马吧!(指挥“新”、“胡”、“鱼”等模仿马蹄声和马叫声)
军:这有什么,马蹄声那么单薄,听我们来段行进的。(自信地一挥手,“小”因受到“民”的数落,不高兴地吹出《地道战》鬼子进村曲。双方一楞)
军:哎,哎,你怎么吹起这个来了?
(“送”嘲笑,“迎”指责“小”)
民:有意思,你们迎亲怎么把鬼子招来了?
军:不好意思,误会,误会……
民:行,我们也给他们来一曲。(指挥“送”奏《在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并合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军:好了,好了,(拉过“民”)兄弟,这大喜的日子,我看就不要打打杀杀的了。
民:行,行。
军:你看,时间不早了,新郎新娘是不是该入洞房了。
民:是啊。
军:好,咱们就共同奏一首曲子,祝愿新郎新娘花好月圆,白头偕老,同时也给大拜年了!
(双方欢乐地奏《新春到》,互相拜年,一派热闹景象。双方向观众鞠躬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