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个作家写过一部作品,被禁了许多年,但又一举拿下诺贝尔文学奖,这本书就是约翰·斯坦贝克的《人鼠之间》。
这本创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大萧条期间的作品,极大地讽刺了当时所鼓吹的美国梦。故事讲述的是两个一贫如洗的农业工人乔治和伦尼的故事。乔治精明能干,伦尼却是空有一身力气的傻大个。说他是傻大个,不是夸奖他憨厚,而是他的智力真就和孩子一样。
伦尼喜欢毛茸茸的动物,一看到就会忍不住想去抚摸,但是又没有办法控制住自己的力气,被他抚摸的小动物都会命丧黄泉。因为低下的智商和过人的力气,伦尼造成了不少麻烦。但是每一次乔治都会帮他扛下,然后带他到一个新的地方去谋生。
乔治也不知是出于何种原因愿意带着伦尼这样的“累赘”,但他总是带着他。伦尼常常会问乔治他们的“房子”的样子,而乔治虽然有点不耐烦,但也会和他一起想象未来的生活:一小片土地,宠物兔子,屋子里的炉子很好用,还有一条小狗。城里会有狂欢节,他们还能一起去看马戏团……他们不必再像现在一样为人打工,他们即将拥有自己的生活,而他们现在也是在为着想象中的未来努力着。
虽然每天的生活很累、很辛苦,但每次伦尼问起乔治,他们总会开始这种美妙的幻想,生活似乎变得有意义起来。有一次他们的对话被残疾的工人坎迪听到了,坎迪也加入了他们的幻想,甚至想出一分钱一起合伙,一起拥有这样的生活。随后一起加入的还有黑人克鲁克斯。
坎迪曾经有一条非常老的狗,即使他在农场中备受歧视也不曾抛弃这条老得走不动的狗。但农场里的人非常讨厌这条狗,在一天晚上将坎迪的这条狗拉出去开枪射杀了。在狗被拉出去之前,坎迪一次有一次地对别人说,这条狗年轻的时候是多么好的一条狗啊。后来有一天在和乔治他们一起畅想完未来之后,坎迪突然说:“我应该亲自开枪打死那条狗,乔治。我不应该让陌生人打死我的狗。”
生活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走去,但生活总是那么爱和悲惨的人们开玩笑。伦尼失手杀死了农场主的儿媳,这次的过错乔治也无法为其分担。当他最后在森林中找到了意识到自己犯错的伦尼,并与他最后一次畅想完未来:“我们将拥有一小片土地……我们会养一头奶牛,我们也许还会养一头猪和一些鸡……在那片浅滩的下游,我们还会种一小片苜蓿地用来喂兔子……”然后,他对着伦尼的后脑勺扣动了扳机,亲手结束了自己的梦想。
我曾经以为是伦尼需要乔治,是老狗需要坎迪,但是我错了,乔治无法离开伦尼,就和坎迪无法离开那条老狗一样。伦尼是乔治生活的动力,他为乔治提供了生活的目标,而当乔治亲手结束伦尼的生命时,他也失去了生活的意义,所有人的梦在此刻破碎。
后浪出品的这本插图珍藏版《人鼠之间》真的将那种温馨与绝望之间的转换体现得淋漓尽致,上层的灯红酒绿与底层的艰苦心酸形成鲜明的对比,曾经无比美好的“美国梦”,其实是永远得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