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书的时候,你们也过被父母和老师怀疑早恋的经历吗?我有,而且完完全全就是被冤枉的。
念初中的时候,我和班上的一个男生很聊得来。他叫梁晨,长得白白净净的,成绩中等,是班上的文娱委员。
我们的关系好到什么程度呢,上课扔过纸条,讨论文艺晚会要怎么组织,一下课就凑到一起,谈天说地,有时候还聊点男女生宿舍的小八卦。周末回到家,他有作业不会做的,就发信息到我妈妈手机问我。我收到信息就回电给他解答。
有没有一种青春偶像剧,加了青涩时光的滤镜的既视感?但确实,我们没有谈恋爱。说白了,完全没有青春期的悸动,所以我们发信息也好,打电话也好,从来不忌讳家里人在旁边。
于我们而言,对方就和念小学时候的聊得来小伙伴那样,没有太多的性别之分,只是觉得聊得来。
但青春期,是一本敏感的书,一丁点的蛛丝马迹,都让人无尽瞎想。
很快的,班上就传来了闲言碎语,传着传着,还出现了一个我很惊讶的故事版本——
梁晨和小安念小学的时候就认识了,但那时候年纪小,不懂爱情,念初中后,重聚于初三十九班,爱的火苗滋滋地冒出来。他们一坐在一起,周围的空气都冒粉红色泡泡了。
作为当事人,我竟然不知道我们还有那么一段。但我俩也权当开玩笑,和以前一样相处。
后来不知怎么的,传到了班主任那里去。
有一次我们刚好去二楼的排舞教室排练文艺节目,除了我俩,还有班上的三个同学,结束后,三个同学先上去了。班主任正好下来,看到我俩在教室一边说笑一边收拾教室,再加上班上的风言风语,她当场黑脸,用力敲了门,“你们两个在干嘛?男女同学交往要有距离!”
接着就是俩人被分开教育,但是没有的事情,我们怎么承认?我一直都否定我和梁晨是情侣关系的,然而班主任看我怎么都不承认,开启了引导模式——
“青春期的女孩子容易对身边熟悉的异性产生好感,这是生理和心理发育产生的正常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不要逃避,要正确对待和处理。你和梁晨相处了那么久,有没有感觉到自己已经在不经意中喜欢上了他?并且在互动中不知不觉地亲密了?”
“没有,没有喜欢,没有心动,不亲密。”
班主任看我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便通知了家长。我爸妈说,确实最近经常和同学打电话发信息,他们已经怀疑我早恋的了,这次班主任的电话,在父母眼里,已经实锤了。
另一边,班主任也通知了梁晨的妈妈。但梁晨妈妈特别可爱,她知道后,首先是哈哈大笑,有点表示不敢相信,说:“这个小女孩是经常给晨晨电话讲题的那个吧,真讨喜,下次来我家里玩啊。”
因为平时通电话的时候,有时候梁晨妈妈正好在客厅看电视,偶尔我还会听到她对梁晨说,“我要是有这么一个会读书的女儿我就省心咯。”
但我父母比较敏感。自打班主任说了我早恋后,他们已经一口认定我早恋了。每次打电话超过五分钟,就敲桌子,“你怎么聊那么久?你和谁聊?男的女的?”
有时候看电视或者是普通聊天聊到某个话题,我妈妈很敏感地扯回到早恋这个话题上,然后长篇大论地教育我早恋的坏处。
刚开始我还会解释一下,后来我干脆都不解释了。
而在学校,我的同学时不时就拿梁晨和我打趣,“喏,你家晨哥给你送了啥生日礼物啊。”“哟哟哟,你家晨哥月考进步了两百多名,是爱情的力量吗?”……生日礼物还真的是送了,一本笔记本,但确实不是情侣关系。
我的闺蜜说,小安,我是相信你们的哈。但你说,有没有可能,你没那个意思,他有那个心思呢?或者,会不会谣言传着传着,就成真了。
不会,不会,不会。梁晨喜欢隔壁班的林巧儿。林巧儿是温婉可人型的,成绩没掉过年级前五,妥妥的学霸一枚。梁晨之所以那么勤奋地向我请教问题,是因为他想离她近一点。之前他一股脑地写了情书去表白,结果被喷了一脸。梁晨贱兮兮地想,哪怕现实没机会和她靠近,那就在排名榜靠近一些吧。
但这些,我一直都在帮他保守着秘密。哪怕后来我们被这样误会。我也没有拿出这个秘密来帮自己洗脱。
梁晨说:“我倒还好,男生一个,被误会了就被误会了,你呢,你会担心自己的心上人误会你吗?”
我没有心上人。是的,我可能那个时候对情情爱爱啊这些都还没开窍。
再后来,中考过后,我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他去了市五中。读高一的时候,在周末偶尔我会去他家玩,梁晨妈妈特别开心,还洗了水果给我吃。
高中之后还有好事的同学问,你俩是不是因为异校恋分手了呀。我笑了笑,还真的以为我们有在一起过?
而我爸妈还时不时试探性提起,哎,之前经常给你打电话的男同学现在读书成绩怎样了?
高二高三后,功课多了起来,再加上有了新的社交圈,就基本没怎么和梁晨联系了。
后来我去读大学,他没有考上,我俩逐渐没有了共同话题,也没有了交集的点,就只剩下朋友圈的点赞之交了。
那段纯真友谊,就这样被锁进了青春岁月里。最后,还是想说一句,我们没有喜欢过彼此,没有在一起过。但很庆幸,我们相遇,偶尔我也怀念,曾经我们抵挡过那么多的流言蜚语,依然真诚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