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对话》:思维导图手账进阶版,关键对话的质量决定了工作和生活的成败

1

《关键对话》:豆瓣评分8.2分,作者:4位作家组成了本书写作团队,而且他们每个人都是大牛。


豆瓣评分

科里·帕特森(Kerry Patterson)

在斯坦福大学从事组织行为方面的博士研究工作。2004年,获得杨百翰大学马里奥特管理学院迪尔奖。

约瑟夫·格雷尼(Joseph Grenny)

企业变革研究领域从业30多年的资深顾问。非营利组织Unitus的共同创始人。

罗恩·麦克米兰(Ron McMillan)

柯维领导力研究中心的创立者之一,曾担任该中心的研发部副总裁。

艾尔·史威茨勒(Al Switzler)

密歇根大学行政开发中心讲师。

2

你一定遇到过下列情况:

行为方式模型

·向上司提出你精心设计的方案,却被泼了一头冷水。

·要求下属加班,下属以沉默相对抗。

·和家人谈“开源节流”,他却只当是耳边风。

·要邻居遵守公德,对方却依然我行我素。

·要你的另一半浪漫些,对方却还是像根木头一样。

·请朋友还钱,朋友却总是找各种借口推托。

当你遇到这些情况时,你是沉默以对,还是尖刻批评,抑或拍案而起?

别觉得灰心丧气,因为大部分人都和你一样,在面对难以解决却又会对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时刻”,不是张口结舌不知如何应对,就是以强硬的方式解决,却在对方心里留下不愉快的阴影。

现在你不必烦恼了!

本书详细剖析了人们在沟通上常见的盲点,并提供了许多立竿见影的谈话、倾听、行动技巧,辅以丰富的对话情境和轻松幽默的小故事,帮助读者以最迅速的方式掌握这些技巧。

运用本书提供的技巧,不论是多么难以应对的局面,你都能够以事半功倍的效率轻松面对。

3

一张思维导图理清关键对话致胜七部:

XMind绘制的导图

4

关键对话有三个特征:对话双方的观点有很大差距,对话存在很高的风险,对话双方的情绪非常激烈。

生活中到处都是关键时刻,对话高手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成为有影响力的人,是因为他们有能力避免我们常遇到的“傻瓜式选择”——激烈反对或沉默接受错误决定。

如何确定目标

明确你的真正目的,闸自己:我想为自已、他人和人际关系做些什么,面对我的真正目的我该怎么做?

如何判断对话氛围是否安全

既要观察对话的内容,又要观察对话的气氛。当对话陷入危机时,暂时后退,放慢节奏。

如何让对方畅所欲言

安全感的第一个条件是共同目的,相互尊重是对话的特续因素。当两者出现危机时,你可以采用道歉,对比说明,创建共同目的来应对,恢复对方的安全感。

如何在愤怒、恐惧或受伤的情况下展开对话

我们的情绪来源于大脑对于观察到的事实的构想。驾驭自己的情绪,需要回到客观的事实,避免主观臆断。

如何循循善诱而非独断专行

讨论敏感问题的五种技巧是分享事实经过,说出你的想法,征询对方观点,做出试探表述,鼓励做出尝试。前三种是“内容”方面的技巧,后两种是“方式”方面的技巧。

四种倾听手段

如何帮助对方走出沉默或暴力状态

用四种倾听手段了解对方的看法:询问观点,确认感受,重新描述、主动引导。

用三种应对方法避免不必要的不:赞同,补充,比较。

如何把关键对话转变成行动和结果

采用适当的决策法,明确何人何时完成何种任务,对任务实施检查监督。

5

如果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幸福,那就要记住,千万不要浪费时间和别人吵架。人们很多愚蠢的行为都是在关键对话过程中失控后出现的。

在工作中,关键对话大多数出现在和领导的对话中,因为领导在你做错事情的时候,很容易情绪化,这个时候,最安全的做法就是等待他平静。而不是被领导的情绪影响,做出后悔莫及的事情。

学完《关键对话》的七个步骤,大家在自己面对关键对话的时候,要认真执行,久而久之,自然能够内化这七步,最后你也会成为一个对话高手。

首手账版思维导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对话过程中,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能够解决问题,又不会伤害或冒犯对方? 在对话过程中,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能够指出邻居...
    绚儿阅读 2,406评论 2 5
  • 有些事情压在心底很久了, 想要说出来却勇气不足。 勇敢一次, 其它随缘。 在我眼中你很优秀, 想要和你一起并肩飞翔...
    shell苏寒阅读 312评论 2 6
  • 007 "007行动 不写就出局"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在线写作虚拟社群,目前已达3000人。7天一篇写7年,7年后,和...
    梦之郎阅读 486评论 3 7
  • 没想到你随便一句肯定的话,足够我玩味一整个青春年华,今晚的星星还和昨夜的一样明亮,你知道吗?
    冬禾阅读 257评论 0 1